【作者簡介】趙馨,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八年制學生。
【指導教師】郭煒,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耳鳴多責之於肝腎,以腎開竅於耳,耳又為肝之經脈所過。其實“耳者,為宗脈之氣聚也”,與脾胃不足關係甚大。蓋脾胃不足,陽氣下陷,耳失充養,其鳴遂作。推薦陳士鐸發陽通陰湯。
【組成】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黃、荊芥、柴胡、白芥子、黃芪、肉桂。
【主治】陽虛氣閉耳鳴
本方以四君加黃芪益氣健脾,四物減川芎養血和營為主,柴胡升舉陽氣,荊芥清利頭目,白芥子溫通理氣,肉桂溫中而鼓舞氣血,寓有陽生陰長之義,本方為十全大補之變法,對陽虛氣閉所致之耳鳴頗有效果。
本方的特點為在補養脾胃氣血之中,加輕揚之柴胡、荊芥二味,既能升舉陽氣,充養頭目;又為舟楫之使,俾藥力上升達耳,義頗可取。
王清任認為氣是人體生命之源,舉凡目視、耳聽、頭轉、身搖、足步、掌握等生理活動皆由氣所使,根據這一觀點解釋耳聾原因,則有兩種可能:一是腦氣與耳竅之氣不接,二是耳竅通腦之路被阻,前者氣不通,後者血瘀阻,治療原則為行氣活血,通之則聰。推薦王清任的通氣散。
【組成】柴胡 香附 川芎
以柴胡昇陽達鬱,香附理氣開鬱,川芎活血開鬱,鬱開則竅通,竅通則聾已,三藥共享,具有行氣宣鬱、活血通竅作用。適用於氣滯血瘀之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