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冬季,人們需要根據氣候的變化對身體狀況進行調整,《黃帝內經》中有“適應節氣,天人合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意思是要根據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特點,調養精神。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冬天,是萬物的“閉藏之季”。什麼叫“閉藏”呢?就是把自己包裹起來,精華的東西被深深隱藏,養精蓄銳,以待來年;傳統的說法就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也就是說,“閉藏”絕不是荒涼,而是蘊含生機、活力內斂。

這個寒冷的季節,水面結冰,大地開裂。養生的核心,就是不要擾動人體的陽氣。要做到以下幾點:

1、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陽出現再起床(這對懶蟲們無疑是個好訊息,但您別賴床,人家《黃帝內經》沒說太陽晒屁股了還可以不起床)

2、冬天一定要學會情志的修煉,讓自己的情緒像部隊潛伏、像獵豹出擊前的隱匿,保持那種好像是在為自己保護隱私、藏而不露的精神狀態,感受一年來有所收穫、有所體會的思想境界(這些,可以借鑑道家的打坐、靜思、默想等方式,來達到心態的平和、閉藏);

3、遠離寒冷,靠近溫暖,儘量不要讓面板出汗(如果運動健身,微微冒汗就可以休息一下了,保持節奏,不要出大汗),因為出汗太多,會讓人體的陽氣迅速散失(很多人冬天出汗後易患感冒,原因就在這裡)。

這是順應冬天的氣候,養護人體“閉藏之氣”的養生法則。

違背了這些法則,就會傷腎,到第二年的春天還會患上四肢痿弱逆冷的疾病(痿厥)。這是因為冬天的“閉藏之氣”沒有得到很好的養護,春天的“生髮之氣”就供應不上,從而出現這些病症。

臘七臘八過後,即將進入小寒,這個節氣人容易出現兩種狀況,一是身體上的,容易上火,因為冬季的空氣比較乾燥,人穿又多,熱量散發不出去,容易產生內火;二是心理上的,容易抑鬱,是因為冬季的天氣經常陰冷晦暗、光照較少,造成情緒低落。

針對這兩種狀況,一方面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不要急於脫衣服,而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室外,最好找一個過渡地點,比如在走廊適應幾分鐘,然後外出。而在情緒低落時,不妨多到戶外走走,活動活動,調節一下情緒。

這種氣候養生,我們稱之為“小氣候養生主義”。包括外部氣候和人體內部的小氣候,甚至人的情緒氣候,以及人體“內氣候”與“外氣候”的協調。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良好睡眠除了防禦子宮疾病,還有諸多好處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