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就是牙周病嗎?
牙周炎是發生在牙齒周圍支援組織的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本身不會引起疼痛感。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牙齦出血,繼而出現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這些症狀一般都不會引起疼痛感。到了晚期,出現一些併發症,會導致脹痛、痠痛、甚至劇烈疼痛。
1、急性牙周膿腫會產生明顯脹痛,伴有牙齦腫脹,甚至面頰部腫脹,區域性淋巴結腫大等,這是由於牙周炎晚期,牙周袋較深,區域性引流不暢,機體抵抗力下降,袋內炎症急性發作導致。
2、如果牙齦退縮明顯,牙根暴露較多,對外界的冷熱酸甜刺激就比較明顯,牙根表面沒有牙釉質保護,抵抗力較差,症狀就明顯。
3、逆行性牙髓炎,牙周袋到達一定深度,細菌會從牙齒根尖部位侵犯牙神經,產生劇烈疼痛。
4、咬合創傷,牙周炎晚期,牙槽骨吸收嚴重,牙根變淺了,承受咬合力的能力急劇下降,這樣,正常的進食可能對牙齒也是過大負擔,從而產生繼發性咬合創傷,甚至牙根折斷,產生疼痛。所以,牙周病引起的牙疼大多數是晚期的表現。牙周病如何治療?
牙周病是發生在牙齒周圍組織的炎症性疾病,很多人認為只要用些藥物或者洗洗牙就可以治癒了,其實不然。牙周病的治療應該是一個系統治療,包括基礎治療、手術治療、修復治療和正畸、維護期四個階段。這是重建和維護牙周健康的一整套過程。
1、基礎治療。需要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指導,包括牙菌斑和牙周疾病的關係,強調清除牙菌斑的重要性以及方法,要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正確使用牙線、間隙刷等清潔工具。讓牙周病患者本人重視起來,並掌握好有效的口腔衛生維護方法,糾正不良行為習慣。
2、對患牙進行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這也是牙周病治療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好比對牙齒表面和牙根表面從上到下,做一次大掃除,徹底消除區域性刺激因素,並在牙周袋內區域性用藥。暫時性松牙固定,調合減輕個別牙負擔等。對於基礎治療效果不好的牙位,還需要進行手術手術治療,在直視下清創,修整骨外形,以利於自潔。在全口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可以對缺失的牙齒以及移位的牙齒進行修復和正畸治療。最後患者還應定期進行專業的維護。維護複查間隔根據牙周炎型別、嚴重程度、依從性、全身健康狀況等綜合因素確定,一般至少6個月複查一次。牙周病的基礎治療
牙周基礎治療是每一位牙周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療,目的是消除區域性致病因素,由醫生和患者共同完成,醫生要透過各種治療手段消除菌斑牙石等區域性刺激因素,患者要自我學習牙周病的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並掌握控制菌斑、維護牙周健康的具體方法。醫生會根據病情提供一種套基礎治療方案,包括拔除無望保留牙齒,口腔衛生指導,潔治刮治根面平整,充填齲洞,糾正不良修復體,治療壞牙,解決食物嵌塞,糾正不良行為習慣,鬆動牙固定,藥物輔助治療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牙周刮治,全口牙齒的刮治,尤其是重度牙周炎,一般要分4次完成,間隔一週一次。對於一些輕中度的牙周炎,也可以一次性完成全口刮治。在牙周刮治結束後6-8周,還要對病情進行再評估,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醫學科普具有普適性,如有個性化需求,建議您就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