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把“養生”二字掛在嘴邊。實際上,人與人體質不同,忽視個體差異性而盲目養生,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會適得其反。

平和體質——理想體質體徵和表現

面脣色澤紅潤,頭髮稠密而有光澤,肌膚潤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靈敏、味覺正常、精力充沛、不易疲勞,可以耐受寒熱,睡眠安和,胃納良好,二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不易患病,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


養生宜忌

生活宜有規律,對各種慾望和愛好均應有所節制,不偏食、不嗜食,多吃五穀雜糧及水果蔬菜。

氣虛體質——一動就氣喘吁吁體徵和表現

氣短懶言、語聲低怯、精神不振,肢體容易疲乏無力,時有汗出、頭暈、健忘,面色萎黃或淡白,目光少神、脣色少華,口淡,舌淡紅、胖嫩、可有齒痕。不耐受風、寒、暑、溼邪,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易遷延,恢復緩慢。


養生宜忌

宜選用性平偏溫、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蘿蔔、山藥、大棗、香菇、蓮子、白扁豆、黃豆、豆腐、雞肉、雞蛋、鵪鶉(蛋)、牛肉等。儘量少吃或不吃檳榔、生蘿蔔等耗氣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的食物。

氣鬱體質——悶悶不樂無故嘆氣體徵和表現

失眠、多夢、健忘,驚悸怔忡,常有憂鬱面貌,神情多煩悶不樂,敏感多疑、胸脅脹滿、兩脅竄痛,或乳房脹痛,或善太息,或噯氣呃逆,或咽部有異物感,大便偏幹。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易患鬱證、神經官能症等,形體消瘦者居多。


養生宜忌

睡前忌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平時多吃五穀雜糧。在此基礎上,多吃蔥、蒜、海帶、海藻、蘿蔔、金橘、山楂、蕎麥、柑橘皮(陳皮)、梅花、玫瑰花等有行氣解鬱、消食醒神功能的食物。還應多注意體育鍛煉,多做有氧運動,增強體內正氣。

陽虛體質——夏天吹不得空調體徵和表現

平日怕冷、手足不溫、口脣色淡、毛髮易脫、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困多睡、疲乏,喜熱飲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溼邪。性格多喜靜不喜動,內向、不喜言辭。


養生宜忌

可多吃甘溫益氣的食物,如豬肚、核桃、栗子等。水果包括桃子、葡萄、榴蓮、菠蘿、桂圓、荔枝等,蔬菜包括茴香、韭菜等,肉類包括羊肉、牛肉、雞肉等溫熱性肉類。烹調時可加入味辛、性溫的作料,如蔥、生薑及胡椒、咖哩、辣椒等調味品。

陰虛體質——面板乾燥總想喝水體徵和表現

手足心熱、鼻乾嚥幹、口乾少津、喜喝冷飲,面色潮紅有烘熱感,兩目乾澀、視物模糊,脣紅略幹、易起裂紋,眩暈耳鳴,易失眠且面板、頭髮乾燥,小便短、大便乾燥。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易出現津液不足之徵象,如干燥綜合徵、便祕等。


養生宜忌

可適當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例如跑步、游泳、爬山等;多食滋補腎陰以及甘涼滋潤的食物,如糯米、雞蛋、豆腐、枸杞等,忌食或少食烤炸、辛辣或性溫燥烈的食物;不要熬夜,儘量戒菸酒。

痰溼體質——膘肥體胖大腹便便體徵和表現

面部面板易出油、汗多且黏,胸悶痰多、面色黃胖而黯,眼泡浮腫、神倦懶動、嗜睡易困,身重如裹不爽,口中黏膩或發甜,喜食肥甘,小便混濁、大便溏軟而黏,關節疼痛,肌膚麻木,女性則易出現白帶過多。對梅雨季節及溼盛環境適應能力差,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胸痺。


養生宜忌

飲食宜清淡,少食肥肉和甜、黏、油膩的食物;少飲酒,最好不飲酒。多吃些蔬菜、水果,如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蘿蔔、金橘、芥末等食物。

血瘀體質——面板粗糙皮下瘀斑體徵和表現

面色晦滯、發黑發黯,兩顴易見黃褐斑或色素沉著,口脣色黯,眼周黯黑,肌膚甲錯,可有頭、胸、脅、少腹或四肢等處針刺樣疼痛。面板多幹燥、粗糙,容易煩躁、健忘等。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曲張。


養生宜忌

不耐受寒邪,易患痛證、血證等。可多食紅糖、黃酒、桃仁、山楂、紅花等食物,少食寒涼食物。

溼熱體質——滿臉粉刺還有口臭體徵和表現

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口苦、口乾、口臭,身重睏倦、心煩懈怠、眼睛紅赤、小便短赤、大便躁結或臭穢且黏滯,陰囊潮溼或帶下量多味大色黃。對溼重或氣溫偏高環境,尤其是夏末秋初溼熱交蒸氣候較難適應。容易心煩、急躁,易患痤瘡、痔瘡、癤腫、黃疸以及熱淋等病。


養生宜忌

飲食應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忌食辛辣燥烈的食物,如大熱之辣椒、姜、蔥、蒜等,以及大補之牛羊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忌過食溫熱水果如荔枝、桂圓等,忌酗酒和服用補藥。

特稟體質——總是發生過敏體徵和表現

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


養生宜忌

飲食宜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忌食生冷、辛辣、肥甘油膩及各種發物,如雞翅、鴨翅、羊肉、海鮮等。

推薦閱讀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吃米也是一種學問,這7種不同米的功效,你平時吃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