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分為二,理性看待辟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飲食習慣和身體健康之間是密切相關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的現狀卻司空見慣,因每天攝取的營養及能量已遠遠超過了自身身體的需要,由此導致的肥胖現象越來越嚴重。作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肥胖本身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影響健康的第5大危險因素,並點燃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多種疾病的“導火索”。對此,人們為減肥嘗試了很多方法,其中包括服藥、鍼灸、按摩、鍛鍊、輕斷食、辟穀等,療效千差萬別,褒貶不一。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張瑞教授指出:毫無疑問,渴望減肥是件好事情,可以從源頭上避免許多問題的發生。當下遏制肥胖的手段多種多樣,尤其是辟穀,與往往帶有強迫執行意味的的節食、限食、斷食、禁食等行為相比,更符合生命規律,易於操作和接受,被視為人體深度潛藏功能的一種開發,是對生命科學未知領域的探索,是健身養生、提升精氣神的重要修行方式之一。儘管如此,辟穀之法也有其侷限性,並非適合於所有人,不可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需要一分為二,加以理性地看待和對待。

古代典籍,早有斷食記載

“在說到辟穀的時候,不能不提及‘輕斷食’這個概念。”張教授介紹,輕斷食一詞來自BBC的節目《進食、斷食與長壽》,而後紀錄片中的專家聯合出版了《輕斷食:正在橫掃全球的瘦身革命》,由此使輕斷食正式走入福斯視野,並在眾多演藝圈名人的助推下,一躍而成最流行的減體重方式。張瑞解釋,所謂的輕斷食,是間隔性地斷絕正常飲食,而以低能量的食物代替正常的三餐,來實現促進腸胃排空、緩解便祕、輕身健體的效果。美國南加州大學老年病科研人員的一項觀察結果證實,間斷性飲食或階段性飢餓療法,能夠使糖尿病大幅改善,慢性炎症好轉,多餘脂肪被“燃燒”掉。以生食和素食聞名的日本對斷食也有深入探索,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大隅良典發現,在給細胞“斷供”時,細胞會向自身內部尋找可供維持生存的替代來源,把細胞內部損壞和變質的物質吃掉,即細胞自噬機制,這為斷食療法提供了科學解釋。

其實,人為限制食物的攝入作為養生修煉的方法,在中國傳統醫學和道家養生中早已有之,並且相當普遍。道家稱之“辟穀”(又叫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佛家取名為“斷食”,唐代百丈禪師曾經提出“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的說法。1973年,在湖南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文物中,首次發現了“卻穀食氣篇”,這是中國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辟穀專著。作為古人延年益壽的養生大法,“七日不食、吸風飲露、動則調形、靜則補神”的情景讓人悠然神往。張瑞教授認為,古代先賢的描寫固然帶有誇張的文學色彩,但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之中,證實辟穀方式確實能排空腸道,排除體內毒素,增強自我淨化能力。正像《太平經》所言,“少食為根,真神好潔,糞穢氣昏”;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也說:“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後者雖然描述得有些粗俗直白,卻對辟穀的作用給予了高度肯定。

科學調理,改進飲食習慣

據報道,國內曾有課題組跟蹤研究辟穀人群多年,發現在有經驗的醫生引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辟穀(每天攝入熱量小於150千卡,約為人體基礎代謝需求的1/10),不少病人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症狀迅速改善,達到了正常水平;胰島素依賴者也擺脫了胰島素依賴,糖耐量試驗基本達標。在辟穀結束後,如果再接再厲,趁機調整以往的飲食結構和飲食量,“三高”的難題則進一步獲得解除,體質顯著增強。課題組還發現,採用經過嚴謹設計的非固體食物三餐限制性攝入的減食療法,一週後,患者的“三高”表現明顯好轉,但不易建立起心理和生理上的食譜改變。張瑞教授認為,人的飲食量和飲食結構是經年累月養成的,但並非一成不變;通過一定時間的規範和合理訓練,是可以達到少食、減餐、縮減攝入量的目的,進而形成一套新的飲食習慣。

那麼,辟穀的時間如何掌握?怎樣做才能取得最佳的辟穀效果呢?張瑞教授建議:辟穀最好選擇在春秋兩季進行,一年辟穀兩次左右較為適宜,單次辟穀時間一般為5到7天。同時,辟穀期間不可久臥,要多走路和調息行氣(食氣或吞氣),即“氣滿不思食”,食氣能夠把天地間的精微物質攝取到體內,調動全身氣、血、津液執行,把這些能量輸送給五臟六腑,防止因腸胃過度空虛而引起的不適。辟穀期間,需要常咽津、多喝水。中醫把咽津的過程叫“玉液還丹”,可收到於脾健胃、濡潤孔竅、潤澤四肢五臟、強腎補元、滑利關節和補益腦髓的功效。而大量飲水能幫助身體排空毒素,保持胃部充盈,以免因胃內壁黏膜粘連而致胃部出血。辟穀期間,還可以適量服用益生菌和菊粉,二者對促進腸道菌群平衡均有良效,其中菊粉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利於清熱解毒,養肝護肝;並且能改進血糖血脂向好趨勢,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還能增加飽腹感,減輕辟穀期間的飢餓感。

辟穀養生,適合自己才對

需要提醒的是,開谷(復食)也是辟穀的重要階段,不可忽視。張瑞教授指出,一般辟穀多少天,開谷就需要多少天。這是由於辟穀之後,胃會變得非常嬌嫩,需要逐漸恢復“胃氣”和飲食。開谷時,人體的身體狀態相對是虛弱的,所以要禁止縱慾,也不能急於進補,中醫講的“虛不受補”就是這個道理。在選擇開谷飯時,要以清淡為宜,最好是稀粥和素食,切不可大魚大肉,大快朵頤,暴食暴飲。隨後食量經常由少漸增,且有所反彈,因此要管住嘴,自覺將體重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內。同時要禁食辛辣之品及飲酒等,以避免胃腸道刺激。張教授建議:復食後前3天可食用白水煮白菜,這種吃法排毒效果奇佳;需要注意的是,菜裡不要放鹽,辟穀後人體普遍腎虛,吃鹽多會發生水鈉瀦留,加重腎臟負擔。

經過完整的辟穀開谷,人體普遍會減重10斤左右,減肥效果明顯,如獲新生。辟穀的好處這麼多,是不是人人都可以自行辟穀呢?在這裡,張瑞教授鄭重提醒說:辟穀絕非不吃飯那麼簡單,而是需要服食特製湯藥和進行特別鍛鍊;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辟穀,像體重過輕的人,或者罹患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慢性腎炎晚期、重症糖尿病、肝硬化晚期、肝功能不全、肺結核活動期、有心臟器質性損害、惡性腫瘤、高尿酸血癥、重度貧血、癲癇以及身體過度虛弱的人,就絕不能辟穀。張瑞最後忠告說,辟穀是一種很專業的療法,需要醫師和康復師進行評估和指導,貿然嘗試存在一定的風險,絕不能視之為“兒戲”。

(衣曉峰 張志彪 劉效姬)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肝主疏洩:經常生氣,可能是肝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