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患者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趙醫生,我平時大便1~2天一次,但是在月經期間,我就好幾天都排不了一次大便,我這是便秘了嗎?
為什麼很多女生一到生理期就“便秘”了?
其實,嚴格來說,這種情況不叫便秘,而是排便不暢。
因為便秘在醫學界有著明確的定義:
每週排便少於3次,伴隨著排便困難(排便費力、排便費時、排便不盡等狀況),且病程超過6個月。只有同時滿足這三種狀況,才會被診斷為便秘。
一般來說,青春期女性在月經期間排便不暢,是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響。
01生理因素
青春期的女性在月經期間,體內的激素水平浮動較大,特別是體內孕激素水平就會增高。而升高的孕激素會抑制體內腸平滑肌的收縮,造成結腸蠕動緩慢。
根據大便的形成原理以及便秘的病理機制來看,結腸蠕動緩慢使得大便到達直腸的時間變長,從而影響及時排便。
原本月經期間一兩天排一次的大便,在經期需要三天乃至更長時間才能排出。
02心理因素
除了不可逆的生理因素之外,心理因素是女性經期排便不暢的重要原因。
很多女性在月經期間時常會感到焦慮、焦躁、抑鬱,甚至懷疑人生......這些情緒上較大的波動起伏是“經前期綜合症”在作怪。
而女性在經期出現的“經前期綜合症”受到體內激素起伏較大、維生素b6缺乏、外界環境情緒影響的因素較大。
當女性出現焦慮、焦躁、抑鬱等負面情緒時,便意會降低,排便的肌肉群也會因為情緒的緊繃變得不是那麼輕鬆。這種情況下,排便自然會不暢。
所以,對於女性而言,適當的放鬆緩解心情,保持心情舒暢也是緩解經期排便不暢的重要舉措。
在此基礎上,也可以適當的做一些運動或者進行一項自己喜歡的戶外活動、豐富和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少食甜食、保持健康的飲水量,使得排便不暢得到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