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牛奶,日常生活中常見飲品之一,不少人每天早上都要喝一瓶,在我們的認識中,牛奶貌似也是補充營養的良品,蛋白質含量豐富;天天博士也愛每天早上來一杯,當然現在比較喜歡喝咖啡+牛奶,也就是拿鐵了。那牛奶是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呢?然發表在《BMJ》(英國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卻讓我們加深了對牛奶的認識。如圖:

大概的意思就是乳製品的攝入量與死亡風險的相關性,由三項前瞻性佇列研究得出的結論。首先科普一下《BMJ》這個雜誌,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綜合性醫學期刊之一,其他的還有NEMJ、JAMA、The Lancet,可見其實力之強,因此不用懷疑這個雜誌的權威性,接下來看一看這篇文章做了啥?

首先是研究物件,文章納入了三個大型佇列,包括護士健康研究(NHS)、護士健康研究II(NHSII)和衛生專業跟進研究(HPFS),總樣本量為217755。隨訪年限為29-32年,一共記錄了51438例死亡,其中包括12143例因心血管事件導致的死亡和15120例因癌症導致的死亡。

其次是與死亡相關的其他變數,如年齡、體重、吸菸狀況、體育鍛煉、癌症家族史,疾病史及使用過的藥物等,研究還排除了一系列其他的人,比如患有癌症的患者等,儘可能的使樣本之間的差異性小。

重點當然是乳製品的消費啦,對約21萬被調查者進行有關乳製品消費的調查,包括“脫脂/低脂牛奶”、“全脂牛奶”、“冰淇淋”、“牛奶凍”、“優酪乳”、“山梨/義大利乳清乾酪”、“奶油乾酪”、“其他乾酪”。

結果如何?圖片來得更直觀:

對於圖片的解釋就是:乳製品攝入量與總死亡風險、心血管死亡風險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中等攝入量與較低風險相關,而高攝入量與較高風險相關;乳製品總攝入量與癌症死亡的風險呈線性相關,隨著乳製品的攝入增加,癌症死亡風險也在增加。

當然,乳製品是一個總稱,文章為了分析清楚各種型別的乳製品(前文所列舉的種類)和死亡風險的相關性,也做了統計,因資料太多,怕大家看得頭暈,我就直接說結果吧:攝入“脫脂或低脂牛奶”與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較高風險有關,與結直腸癌的較低風險有關。“全脂牛奶”攝入與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包括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較高風險顯著相關。不過“乳酪和優酪乳”的攝入與總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或癌症死亡率無關。

最後研究人員彙總了結果,攝入乳製品與總死亡率以及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死亡率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但是劑量反應分析表明,每天食用兩份乳製品與最低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關,攝入量較高則與死亡率(尤其是癌症死亡率)略高有關。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應該懂得,乳製品不是攝入越多越好,同樣地,牛奶也不是喝多了就好,而是要適量去喝,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題外話:天天博士主編的《痛風》科普圖書已經全網上線,需要的點圖片下方京東連結“了解更多”: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玄武區香鋪營社群開展健康講堂 為轄區老人獻上新年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