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cccDNA藥物篩選,衣殼組裝調節劑,干擾模板生物合成
在Myrcludex B曾經發表過的科研文獻中,負責該藥的科研人員利用了細胞培養感染系統,鑑定出環孢素a (CsA)衍生物可與NTCP相互作用,可抑制乙肝病毒進入,而不會干擾NTCP的轉運功能。這個發現表明,NTCP的HBV受體功能可能是被選擇性地靶向,以避免發生和抑制宿主功能相關的潛在副作用。還有基於阻斷新cccDNA分子形成方向,但對其抑制機制和作用靶點,目前還未闡明。
比如,在乙肝病毒附著之後,肝細胞透過內吞攝取HBV,已有科研人員證明是小凹蛋白依賴的,而在永生化原代人肝細胞(PHH)和HepG2細胞中是網格蛋白依賴的。網格蛋白介導的內吞抑制劑,例如水飛薊賓和氯丙嗪,能夠阻止HBV的吸收。透過從頭感染和細胞內迴圈途徑,合成新的cccDNA複製,都需要將rcDNA轉化成為cccDNA。
上述這一步驟涉及到許多宿主酶,包含DNA修復酶TDP2或tdp相關蛋白、瓣結構特異性內切酶1 (FEN1)、DNA聚合酶α(Polα)和kappa (POLK)、DNA拓撲異構酶I (TOP1)和II (TOP2)和DNA連線酶。這些酶的化學抑制和siRNA或CRISPR/cas9介導的表達下調,抑制了cccDNA的擴增。而在對直接靶向cccDNA的化合物篩選時,目前已有2種雙取代磺胺(DSS) CCC-0975和CCC-0346,被鑑定為rcDNA轉化為cccDNA的特異性抑制劑。
要想根除HBV感染,清除cccDNA可以透過殺滅感染肝細胞或透過促炎細胞因子和DNA靶向酶作用,以非細胞溶解方式實現。比如,宿主先天和適應性免疫應答,可透過自然殺傷細胞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清除感染的肝細胞,從而降低肝臟中的cccDNA水平。目前這個方向的科研專案已有,但存在一定的爭議。比如,一些細胞因子,IFN-α、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以及淋巴因子-β受體(LT-βR)的啟用,可透過啟用核脫氨酶APOBEC3A和3B誘導cccDNA降解而不引起細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