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第一章

中醫,傳承千年的瑰

中醫學是在中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下,透過長期的醫療實踐,不斷積累,反覆總結而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傳統醫學科學,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做鬥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具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 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一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髒象、經絡等學說,包括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中醫臨床的診斷方法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四種方法,稱為四診。四診各有其獨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臨床上必須綜合運用,才能對病症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醫臨床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針灸療法、刮痧療法、推拿、拔罐療法等。針灸療法是指標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刮痧療法是使體內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產物得以外排,從而達到治癒痧證的目的;推拿是在人體經絡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體活動來防治疾病和保健強身的方法;拔罐則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從而產生治療作用的方法。

中醫的起源與發展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做鬥爭中就創造了原始醫學。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D發現某些食物能減輕或消除某些病症,這就是發現物醫用中藥的起源:在樊火取暖的基礎D.發現用善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工作局品現展可消像真些街道,透過反覆實踐和改進,逐漸產生了熱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物內生產工具的過程中發現人體某一部位受 到刺傷後反能解除另部位 的病痛,從而創造了運用砭石、骨針治療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進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問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該書系統總結了在此之前的治療經驗和醫學理論,結合當時的其他自然科學成就,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漢之前,相傳秦越人編著成《難經》,是一部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內容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方面.補充了(黃帝內經)之不足。秦漢時期,廣大勞動人民和醫藥學家經過探索實踐,編著出《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它總結了漢以前人們的藥物知識,載藥365種,並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味等藥物學理論。公元3世紀。東漢著名醫家張使曼著成《傷寒雜病論)。該書以六經治傷寒,以臟腑辨雜病,確立了中醫學辯證施治的理論體系與治療原則,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西晉醫家皇南遙公元215- 282 )撰成《針灸甲乙經》。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其內容包括勝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針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書中經過考查確定了當時的腧穴總數和穴位349個(包括單穴49個.雙穴300個),論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與禁忌,總結了操作手法等,對世界針灸醫學影響很大。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體編寫了《諸病源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該書分別論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狀。公元657年,唐政府組織人集體編修《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它比歐洲紐倫堡政府公元1542年頒行的《紐倫堡藥典》早883年。唐代醫家孫思邈(公元581- -682) 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二書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公元752年,王燾著成《外臺秘要》,全書共40卷,1104門(據今核實為1048門),載方6000餘首,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宋代,宋政府設立“太醫局”,是培養中醫人才的最高機構。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針灸醫官王唯-曾 設計鑄造銅人兩具 (公元1026年),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考試時,試官將銅人穴位注水,外用蠟封。受試者如取穴正確,可針進水出。是這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的創舉。公元1057年,宋政府專設“校正醫書局”,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蒐集、整理、考證和校勘,目前我們所能讀到的《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臺秘要》等,都是經過此次校訂、刊行後流傳下來的。公元12至14世紀的金元時代,中醫學出現了許多各具特色的醫學流派。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寒涼派。代表人物劉完素(公元120-1200).認為傷寒(泛指發熱性疾病)的各種症狀多與“火熱”有關,因而在治療上多用寒涼藥物)攻下派。代表人物張從正(約公元116 1228), 認為病由外邪侵人人體所生,一經致病,就應祛邪,故治療多用年、吐、下三法以攻邪補土派。代表人物李東垣(公元1180 -1251). 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療時重在溫補脾胃,因脾在五行學說中屬“士”,故被後世稱之為“補土派。養陰派。代表人物朱霆空(公元1281 1358,認為人體常常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治療疾病應以養陰降火為主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 -1593)歷時27年之久,寫成了《本草綱目》,收載藥物1892種,附方10000多個,對中國和世界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大約在公元11世紀,中醫即開始應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成為世界醫學免疫學的先驅。公元17至19世紀,由於傳染病的不斷流行,人們在同傳染病做鬥爭的過程中,形成並發展了溫病學派。如明代吳有性認為傳染病的發生,“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他稱之為“戾氣”。他指出“戾氣”的傳染途徑是自口鼻而入,無論體質強弱,觸之皆病。這就突破了中醫學歷來認為的病邪是由體表進人體的傳統理論,在細菌學尚未出現的 17世紀中葉,這無疑是偉大創舉。到了清代,中醫在治療溫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方面的代表著作有葉桂的《溫熱論》、薛雪的《溼熱條辨》、吳瑭的《溫病條辨》及王土雄的《溫熱經緯》等。清代醫家王清任(1768-1831)根據屍體解剖和臨床經驗寫成《醫林改錯》,改正了古代醫書在人體解剖方面的一- 些錯誤,強調了解剖知識對醫生的重要性,並發展了瘀血致病理論與治療方法。近百年來,隨著西醫在中國廣泛的傳播,形成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並存的局面。一些醫家逐漸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因此試圖把兩種學術加以匯通,逐漸形成了中西醫匯通學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唐宗海( 1862- -1918) 之《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朱沛文(約19世紀中葉)之《華洋臟腑影象合纂》;張錫純( 1860 -1933) 之《醫學衷中參西錄》等。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以顯著的療效、濃郁的民族特色、獨特的診療方法、系統的理論體系、浩瀚的文獻史料,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成為人類醫學寶庫的共同財富。

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奇經八脈之陽維脈和陰維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