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病例##健康守護者#
這是一個過去了15年還讓我記憶猶新的病例。我們針灸科病房經常會從神經內科接手一些神經損傷的康復病人。這是個診斷為脊髓炎的病人,到我們病房,雙下肢癱瘓,肌力大概1-2級,透過20天時間後肌力會有所恢復,到了3級左右,患者還是挺滿意的,進行第二個療程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反應肩膀有點痛,自己說可能是著涼了,主管醫師給他針灸拔罐後就改善了,然後就進入國慶節,國慶節期間患者肩膀疼痛又出現了,再進行針灸治療效果不好。
節後查房,我看了一下肩膀疼痛的位置肩關節略下方,關節活動不受限,疼痛也沒有隨著關節活動加重,區域性壓痛不是很明顯。就讓先拍個片子。結果第二天片子,肱骨近端有個腫瘤,腫瘤是從裡往外長的,快突破骨皮質了,所以出現了疼痛。我們連忙請骨科會診,骨科覺得不像原發性的骨腫瘤,像轉移瘤,建議查查別處是不是有原發病灶;我們也懷疑可能是骨髓瘤,請了血液科會診,建議查了些血液指標。然後就是在篩查原發病灶和等待檢驗報告的過程中,篩查沒有發現其他病灶,肺CT,腹部核磁,頭顱核磁,泌尿系統超聲,骨掃描,都沒事。檢驗出來血液科會診說指標有異常,但是不像是骨髓瘤。最後大家會診建議穿刺。這個過程我是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加快檢查,結果一出來督促兄弟科室忙來會診,但也是一週時間過去了,患者肩膀越來越痛。然後預約好CT引導下穿刺,CT室告訴我們,患者已經病理性骨折了!
當時聽到這個訊息,我的心裡是愧疚的,說實在我已經盡力了,把所有的能量的釋放出來節約診斷過程,來會診的醫師都好奇地問,這是你家親戚嗎?但是還是這個不好的併發症出現了,而且是在我的病房住院過程中出現的。
這個病我們科是治不了的,只能轉到血液科去,但是血液科病房緊張,再加上患者病理性骨折了,後期護理很麻煩。我又是請了好多人幫忙,最後才將患者轉到血液科去。
說實在話從發現腫瘤,到確診以及轉科,我付出的努力肯定是巨大,在醫療資源極度緊張的頂級醫院裡,我搭上了十幾年的老臉,盡力讓患者滿意,盡力縮短診斷過程。
但是從開始到轉科的整個過程,還是有問題的,我也總結了一下經驗教訓。
1. 首先,剛開始出現肩痛,主管醫生和我彙報第一次出現症狀治療好轉,由於是已經好了,我查房時候沒有追問肩關節的具體情況,疼痛具體位置,性質等等。常見的肩關節受涼疼痛,都集中在肩關節附近,這個病人是肱骨近端,大概是三角肌止點左右,這個地方是比較少見的,很多肩關節軟組織疼痛是活動後疼痛加重或者受限,這個人沒有。如果當時拍個片子就好了。——給我的教訓是症狀要仔細詢問,一定要查體,不要順著患者就被誘導了,把自己的思維固定在常見的疾病中。
2. 第二,發現了不明原因的腫瘤,首先是要確定有沒有轉移,是哪裡來的腫瘤。最快的方法是做全身PET掃描查有沒有轉移,最準確的方法是穿刺。但是這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問題。PET是自費的,而且昂貴,做一個將近1萬,很多病人都不願意接受。穿刺是有創的,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想著如果是腫瘤,反正是要手術的,再穿一下幹嘛。所以很多情況下,患者都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會選擇這兩種檢查。但是我以後對於很多初次查出腫瘤的患者,尤其是腫瘤性質不定的,都建議PET和穿刺,談好利弊,患者自己選擇。
3. 第三,對於脊髓炎這樣免疫介導的疾病,要多長個心眼,後來我問神經內科的醫生,這個患者後來的腫瘤和脊髓炎有啥關係,神內的兄弟說,可能是淋巴瘤引起的免疫應答導致了脊髓炎的發生。當然這都是倒過來說,誰也不會得脊髓炎,去拍個X光查肩關節。只不過後期出現其他症狀的時候,心裡在第一時間迸發懷疑的念頭,不要被常規思維所侷限。
這個病例讓我在後面的從醫生涯中改變了很多,很多疾病從大的方向去想,不從日常的思維去考慮,這樣不容易遺漏問題,但是也有些人就覺得不好,不夠果斷乾脆,在大醫院還好,大部分檢查都能做,來的多是全國各地的疑難病例,很多檢查都做了,您可以很快鎖定疾病,但是在小門診就有缺陷,絕大多數是尋常病例,考慮複雜了沒有多大意義。支出去做檢查,患者就乾脆不回來了。
大家說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