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就在1月17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的一名年輕醫生因勞累過度不幸猝死,才39歲。

每天都在做健康科普,告訴大家猝死的誘發因素,其實醫生也是猝死的高危人群。畢竟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軀,特別是我們外科醫生,如果有手術的時候,經常連續站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是屬於高強度的工作,而且也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

父母看到我經常在醫院,也不斷地叮囑我說,要注意休息,也是因為有父母的支援我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做科普。

也許說出來大家會笑話,每次我值班父親總是到飯點就給我送飯,就怕我沒按時吃飯傷了身體,父親身體也不是很好,但是為了支援我的工作,不管再惡劣的天氣都會想著給我送飯。

記得從醫時的第一臺手術就是乳房的全切術,從早上查完房後就進入手術室,在進入手術室前主刀的主任就交代我,要在進手術室前吃飽,還要排尿乾淨,要知道上了手術檯就不能隨便下來的。記得這臺手術整整做了將近10個小時,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手術醫生的不容易。

在父母那一輩的人認為醫生是最崇高的職業,醫生就是無所不能,正因為如此人們不允許醫生在工作中犯一點錯誤。

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醫生又重新被人們認識,也重新受到了更多的尊重。

當看到有同行的醫生猝死或病倒的資訊,我不禁有些難過,只希望我們醫生在不斷努力盡職的同時有更多的患者和家屬也能對我們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一個醫生從醫學生到醫生的過程是很漫長的,不僅需要多年的學習、臨床實踐,還需要更多的個人付出。

由於猝死的發病沒有很明顯的預兆,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生猝死,主要還是因為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好,並不是很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即使偶爾出現不舒服也不會引起重視,所以猝死的發生有時也是防不勝防,醫生也是如此,由於值班熬夜是醫生工作的常態,這樣長期超負荷的工作,身體也無法承受。

每一個猝死的人在發生猝死前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處於一個高強度工作狀態、精神緊張狀態。

從疲勞狀態到猝死的過程需要5個步驟

疲勞——軟困無力——免疫力下降——疾病出現——猝死

這個過程中時間維持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畢竟個人體質不同,所以發生的時間長短不同。但是說明猝死前身體是會發出很多訊號的,最常見的就是胸痛、胸悶、心前區不適等表現。

人會感到短暫的心絞痛、或吞嚥困難。感覺到胸悶胸痛或是出現胸口有壓迫感、心慌心悸、乏力、頭暈等。一般胸悶的時間會維持3~5分鐘左右。在勞累或情緒激動後出現呼吸困難、冒冷汗等不適或者出現突發性低血壓。
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體檢查出子宮肌瘤,好擔心會不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