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運動量的降低,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這些不良習慣和刺激,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心腦血管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一旦發生,嚴重者會致命,輕者致殘,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從主要從心腦血管病發病機理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提高人們防範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被心腦血管疾病纏身。

一、心腦血管疾病概念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主要指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所發生的血管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缺血性的,例如心絞痛、心肌梗死,都是心肌缺血血氧造成的;腦血管疾病從血管完整性上來分,又可分為兩大類。

1、缺血性的腦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包括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2、出血性的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二、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

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病的發病機制中最重要的病理基礎,可以說,動脈粥樣硬化是它們共同的原因和發病基礎。從正常的動脈結構到出現臨床症狀,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脂肪條紋形成

各種原因造成人體血液中的脂質代謝發生異常,或內皮細胞的功能受到報害時,血液中的脂肪物質(主要是指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開始沉積在動脈血管的內膜下。隨著病變的繼續,這些脂肪物質逐漸形成初起的脂肪條紋,脂肪條紋可以繼續進展或自然消退。在這個階段,患者並無任何不適感。

2、硬化斑塊形成

脂肪物質沉積在內膜下越來越多,動脈中層的平滑肌細胞開始增生,繼而動脈內壁的纖維組織增生,逐步發展即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這些斑塊凸向血管內側,導致管腔狹窄,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量減少,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使動脈壁逐漸增厚變硬,並可發生纖維化,使動脈壁僵硬,失去彈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逐漸增大、成熟。這個階段,患者沒有特殊症狀,常在醫院體檢中發現病變。

3、形成血栓/破裂

成熟的斑塊含有大量脂質,泡沫細胞、淋巴細胞、增殖的平滑細胞等,其上有內皮覆蓋斑塊較大時,表面容易出現裂隙或潰瘍,這時血液進入斑塊並與脂質及其他組織接觸,便會形成 血栓,從而使整個動脈管腔縮小甚至完全堵塞,血流中斷,造成該血管血流供應的器官和組織缺血甚至壞死。這個階段,便會根據缺血或壞死區城的不同而出現相應都位的臨床或者是嚴重的臨床症狀甚至死亡。如果斑塊處在較高的血壓下發生破裂,就會發生腦出血。

三、動脈粥樣硬化與心腦血管事件的關係

在動脈粥樣硬化發展過程中,隨著斑塊增大、管腔狹窄加重會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可導致心絞痛、腦供血不足或間歇性破行,進一步可在各種誘因的作用下在區域性形成血栓,也可在斑塊發生裂隙或破裂的情況下發生內皮下膠原等啟用血小板,血小板聚集進而形成血栓,而絕大多數急性心腦血管事件都與血栓形成有關。急性血栓性閉塞,可能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甚至死亡。如果斑塊破裂,則會形成腦出血。

四、心腦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險因素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危險因素。所謂危險因素主要是指:凡是通過流行病學研究認為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的環境暴露、生活方式、個人行為、遺傳等因素,統稱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這種因素雖然不一定是致病的惟一原因,但它和發病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各種危險因素之間有著相互疊加的作用。若有一個或同時具有幾個危險因素,則其患病概率就會明顯增高。對個人而言,控制了這些危險因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將會明顯降低。

五、動脈粥樣硬化可防可治

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或已形成的動脈粥樣斑塊能否消退,是人們長期希望得到解答的問題。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研究表明,經過對其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和藥物治療,是可以延緩或終止病變的發展,甚至可以使病變逆轉和消退。其證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研究:①人類動脈粥樣硬化流行病學與病理學研究;②動物實驗的研究;③近期對人的動脈造影的研究。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經過人工干預可以停止發展,縮小甚至消退。關鍵是要尋找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各種原因,減少這些易患因素,是預防和減少心腦血管粥樣硬化,降低發病率的主要手段。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心臟不好的人,謹記:戒3物,遠2習,堅持一月,勝吃一把溶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