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身體健康來說一日三餐都有很重要的意義。當時民間一直有種說法叫做“早餐要吃的像皇帝,午餐要吃的像幹體力活的,晚餐要吃的像乞丐”。 意思吃早飯就像吃補藥一般認真的吃,注意營養搭配。晚餐不要吃過量,少吃油膩或高能量的食物。在一日三餐中,早餐顯得很重要,不吃早飯,胃中就缺少食物,不吃早飯,惹來心梗腦梗和“三高”,心梗和腦梗,是盡人皆知的威脅我們健康的兩種疾病。也有研究表明不吃早飯,會減短壽命2.5歲左右,會導致動脈硬化、心梗腦梗、甚至會使“三高”的發病率增加。
三餐的具體時間應根據工作起居而定,兩餐的時間間隔在4~6個小時為宜。但早餐在幾點吃,還要看具體的起床時間。最好能做到三餐時間固定,如果來不及吃某一餐,建議大家在辦公室或包裡準備一些食物,比如大棗、巴旦木、牛奶、優酪乳等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零食,但餅乾、蛋糕等高熱量低營養的甜食則不適合。沒時間吃飯,千萬不要一直餓著,否則不但傷胃,消化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也會發生紊亂。早上吃好,意思是品質要高,體現在食物營養平衡上:不僅有主食(麵包、饅頭、餅、米飯、粥等),還至少要有兩種蛋白質食物(蛋、奶、肉、豆製品),以及至少一種蔬菜和水果(最好是不止一種,比如早上吃了蔬菜並不妨礙再吃點水果),如果再加上一小把堅果,那就更完美了。午餐的數量要充足,就是所謂飽,主食和菜餚都要吃夠,食材品種儘可能多一點。晚上吃少,不意味著讓自己餓著,而是熱量低一點,油少一點,而且要儘量彌補早上和中午沒有吃到或沒有吃夠的食物,比如蔬菜、雜糧和薯類。所以綜上所述,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早餐在一天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