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穴功用】
身柱,又名塵氣、智利毛、知利氣、知利介。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為督脈經穴,乃本經脈氣所發,督氣充盈,肩負重擔,正立直行,功同砥柱,故名"身柱"。本穴具有激發督脈經氣,以祛邪退熱,清心安神,鎮靜定志,補肺清營之功。用於治療癲證、狂證、癇證、瘛瘲、小兒驚厥、小兒舞蹈症、虛勞咳喘、身熱妄言、胸中煩熱、中風不語、腰脊強痛、痺證、疔瘡。
大杼,又名背俞、百旁。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為足太陽膀胱經背部腧穴,又是督脈之別絡,手、足太陽之會穴,八會穴之一——骨之會穴。本穴位於項後,脊背之首,其深部又是肺臟所居。按"風從上受""肺合皮毛"之理,大杼也是風邪侵襲的門戶,亦有祛風散邪、解表退熱、宣肺平喘、舒筋脈、調骨節、壯腰膝作用。用於治療傷風感冒、傷風不解、頭痛如裂、傷寒汗不出、身熱惡寒、咳嗽氣喘、虛勞、頸項強痛不可俯仰、肩背痠痛、瘧疾、癲 、瘛瘲、中風。
【伍用功能】
身柱為督脈腧穴,乃正氣所充,是人身之支柱,富有強壯補益之功,既能補肺療損,止咳平喘,又能祛邪退熱,清營涼血,安神定志;
大杼為骨之會穴,以治胃病著稱,寓有溫補之意,既能疏風散邪,解表退熱,又能舒筋活絡,強壯筋骨。
身柱以清洩為主,大杼以宣散為要。二穴相合,相互促進,宣肺散邪,解表退熱,溫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益彰。
【主治】
1.寒痰咳喘,證屬心脾陽虛者。
2.癲癇。
3.龜背,即脊骨彎曲突起,形如龜背,多由發育障礙所致。
【操作法】
身柱:俯伏或俯臥,於後正中線與兩肩胛岡最高點連線之交點處,當第3胸椎棘突下間陷中是穴。從背側面略向上斜刺0.5~1.2寸;艾條灸10~20分鐘。
大杼:俯伏,於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穴旁開1.5寸處取穴。直刺0.3~0.5寸,斜刺,針尖斜向椎體方向刺0.5~1.2寸。因其深部為肺尖所居,直刺時不宜深刺,若需留針者,亦宜在得氣的基礎上,將針刺向椎體方向,使針柄與面板構成45°左右,守氣留針即可。直刺0.2~0.3寸,從背側向前下方(椎體方向)斜刺0.5~1寸。筆者認為,斜刺比直刺安全,不易刺傷肺臟而發生針刺意外。
【經驗】
身柱—大杼伍用,原為治療虛勞咳喘而設,經臨床觀察,諸凡虛損之疾,皆宜選用。若治外感病症,亦有良效,針後加拔火罐,其效更捷。近幾年來,呂老常與大椎、筋縮、陽陵泉伍用,嘗治小兒發育不良、各種腦炎後遺症、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等症,亦有良效。
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案例
1966年呂老嘗治一4歲男孩,四肢軟癱2個月餘,曾在河南某縣搶救,診為"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檢查:患兒面黃肌瘦,全身軟癱,已完全失去獨立生活能力,肌張力低下,肌力0級,生理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徵,舌苔薄白,脈細弱無力。脈症合參,屬於痿證。治宜通調督脈,調和氣血。處方:①大椎、身柱、筋縮、大杼;②手足十二針(曲池、外關、合谷、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兩組穴位交替針刺,均以快速進針,施以補法,不留針。治療經過:依法治療1個月之後,患兒即可自行翻身,時而欲爬行。又治療1個月,患兒可以坐起用餐,並能扶物站立,但仍不能邁步。再治療月餘,已能扶物行走,但一離物,旋即跌倒,囑其母扶兒加強鍛鍊。又過1個月,病情繼續恢復,已能自行走路,唯足外翻較甚,加三陰交、照海穴,守法再針。前後治療半年餘,患兒完全恢復正常,囑其返里,以觀後效。2年之後,其祖父告雲:小孫已完全治癒,正在小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