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 真假不分

本來是虛證但有實證表現,如誤認為實證而用了瀉藥,會使人虛脫,甚至喪生;如果是實證而有虛證表現,誤用了補藥,反增加病邪威力,使病情加重。

2 補不對證

如陰虛的人,用了人蔘、當歸、鹿茸膏,反而更加消耗陰津;陽氣不足的人,用了白芍、熟地、枸杞子等補陰血藥,反而損傷脾腎陽氣。

3 藥不對路

如老年慢支氣管炎,日久會出現肺陰不足現象,宜用西洋參、沙蔘益氣養陰清熱;若自服紅參,偏於甘溫,反而使邪氣死灰復燃,病情加重。

4 輕病重補

各種補藥,應從小量開始,不可驟然採用較大劑量,如鹿茸為著名補陽藥,能夠補精助陽,但服用過多就會有鼻子流血、眼紅、頭暈等上火症狀。

5 滋膩太過

老年人多脾虛,消化能力弱,如用多了熟地黃、鹿角膠、阿膠、當歸、龍眼肉等,由於過於滋膩,反而使脾胃消化能力更弱,飯量減少,甚至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

6 不知時間

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同自然四季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變化,有一定的有機聯絡,所以進補時間一般宜在冬季。因為這時人的面板肌腠比較緻密,有利於體內精氣的收斂與潛藏,從而使體質得到增強,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但在感冒、發熱、腹瀉、消化不良等情況下,應暫停進補,以防補藥不分敵我,連帶邪氣一同資助,而延長病程。

7 不懂方法

要使補品發揮最大作用,方法十分重要。例如人蔘最好小量蒸服或嚼服;鹿茸應研末吞服或入丸散劑服;補腎丸應淡鹽湯送下等。根據補品的特性,而採取不同的服藥方法,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8 無虛濫補

中醫進補的原則是虛者補之。如果無虛濫補,不但白白消耗藥品、浪費錢財,而且會擾亂人體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導致死亡。進補之前,必須明辨服藥人的虛實,以免遭受無虛濫補的禍害。

9 虛不受補

中醫根據虛證不同特點,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或氣血同虛、陰陽兩虛等不同型別。而虛不受補主要是指虛弱者進補之後,反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如陰虛火旺,進補助火;脾胃虛弱,進補助滯等。

10 守藥待康

身體虛弱有因先天不足,也有因後天失養,尤其是後者如飲食失調、情志不暢、房事過度等。因此,體虛除進補外,還須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習慣,不能僅僅依賴藥物而完全忽視自身良好行為對虛證的調理作用。日常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勝過高階的補品補藥。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心臟需要新鮮空氣:關愛心臟,拒絕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