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求醫不如求己,人體本身就有自愈功能,只要我們對身體發出的疾病訊號引起重視,提早預防和治療疾病,就可以減少疾病對我們生命的威脅,也只有透過自我調節,提高身體免疫力,才能告別身體的小病小痛,遠離亞健康。

俗話說,防病勝於治病,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養護、調理自己的身體,是最高的生活智慧。而中醫養生幾千年的發展為今人積累、保留了大量珍貴、實用、有效的養生方法和技巧,這些老經驗是我們日常調養身心最好的醫師。

西漢產生的養生著作《黃帝內經》首次專門從醫學角度探討了養生問題。其中就“無病早防”就記述有“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等養生防病的要訣。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則“合於道”,“合於道”的人活到100歲還“動作不衰”。可見,病魔對於無病早防者來說,也就無可奈何了。

東漢時期張仲景和華佗都長於養生。張仲景提出“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和“飲食禁忌”等重要養生方法。華佗認為運動是祛病延年的重要途徑,並創立了“五禽戲”,還身體力行,長年堅持“五禽戲”鍛鍊,以至“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養生代表人物有葛洪和陶弘景。葛洪主張恬愉淡泊,滌除各種嗜慾;提倡寶精行氣,創立胎息功法;強調房事養生,“得其節宣之和”。陶弘景由於養生得法,終年81歲。他主張清心寡慾以養神,導引運動以養形;認為人的壽命長短固然與先天因素有關,但後天的調養更為重要。

唐代孫思邈既主張靜養,又強調運動;既強調食療,又主張藥補;既強調節慾,又反對絕欲。他不但分析了衣、食、住、行與養生的關係,而且專門探討了老年保健問題。他還總結出了“養生十三法”——發常梳、目常運、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齒常叩、腰常擺、腹常揉、攝穀道、膝常扭、常散步、腳常搓,被後世廣為流傳。

元代名醫朱丹溪強調陰精對人體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一生“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因而在治病和養生方面都主張以滋陰為主。

明代養生大家李誕創立了避風寒、節勞逸、戒色慾、薄滋味、寡言語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

而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中提供了有關飲食營養的豐富資料,僅谷、菜、果三部就有300餘種,魚、蟲、禽、獸有400餘種,還收集了很多食療方法,對中醫營養學的發展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這些養生名家、中醫名著為後世提供了不計其數的養生老經驗,是我們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護身法寶”。

9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穴位按摩可預防腫瘤,這五個穴位記得多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