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避免血糖失控,是許多中年人的心聲,目前中國已經有1.14億人患糖尿病,居世界首位,並且糖尿病的人群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即使如此,還有許多潛在的人群,稍不注意,就會讓情況更嚴重。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一般糖尿病的發病在50歲以後,但統計發現約有5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卻不自知,而且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所以這必須提高對糖尿病的警惕。

如何預防糖尿病,量、測、輕、動4原則

當血糖過高,如同器官浸在糖水中,再加上高血壓、高血脂、出現蛋白尿等危險因素,全身大小血管都處於不斷髮炎、受傷的狀態,也將越來越容易病變。糖尿病是“隱形殺手”,但同樣要注意的是,血糖也並非越低越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果低於3.9mmol/L就屬於低血糖,一週內不可以超過2次,否則可能會導致心臟等器官無法獲得養分,恐怕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那麼如果判斷自己是否是糖尿病的潛在人群呢?首先,要考慮的是注意有沒有家族病史,其次注意身材,牢記“量、測、輕、動”的原則,分別是量腰圍、測血糖、選輕食和多運動。

量腰圍指的是要讓自己的腰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中國的標準是男性低於90cm,女性低於85cm。

測血糖是指的空腹血糖(空腹8小時)在3.9-6.1mmol/L,高於6.1為空腹血糖受損,高於7則為糖尿病;此外,餐後兩小時血糖應低於7.8mmol/L,高於7.8為糖耐量受損,高於11.1為糖尿病。

選輕食是指飲食習慣改變,選擇低糖、低脂、低鹽飲食,口味偏輕。

多運動是指養成運動的習慣,能夠保持身材,控制血糖。

中年人患糖尿病共病多,家庭是控糖關鍵!

隨著老齡社會將來臨,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但並非老年人的專利!雖然糖尿病發病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但如果患者有肥胖、超重、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綜合徵的話,患糖尿病的比率也會非常高,所以,我們會發現有三高的中年人,往往多個代謝疾病一起發生,加上糖尿病以及併發症,治療起來相當棘手。

此外,生活習慣造成的糖尿病也比較多,據研究顯示家中一人有糖尿病,另一半患病率多一倍!所以,家庭成為控糖的關鍵,因為住在一起,飲食習慣、運動習慣都可能會很接近,儘管體質不同,但在不良的習慣下,長期還是有較高的發病風險的。預防糖尿病,強調以家庭為中心,研究指出,接受家庭支援教育指導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從8.9%轉為7.7%,下降1.2%,糖尿病引起的死亡率可以減少2成。

尤其中年人好發的二型糖尿病,不只來自遺傳,和生活型態也大有關係。例如夫妻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一人有糖尿病時,另一半罹病機率就多了一倍,代表有相近的生活習慣,因此接觸的風險也類似。

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是慢性病,輕易不會有危險,這是錯誤的認知,其實糖尿病關乎生死,患者由於容易住院,心臟、腎臟病或死亡機率都比健康成人更高,而且還有併發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為難熬。

多數糖尿病可控制!掌握4個特性

糖尿病雖然需要長期抗戰,但絕大部分的人可以預防,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有併發症,損害視力和器官,不需要過於恐慌。平時就要掌握糖尿病的4個的特性,如果需要服藥應該遵照醫囑吃藥,不要依賴保健品。

1、普遍:現代人飲食西化等生活習慣,以及壽命延長,將讓糖尿病越來越常見。

2、複雜:糖尿病為複雜的慢性疾病,多半非單一因子造成,包含先天遺傳和後天各種環境因素。

3、費用高:糖尿病常因為傷口變化或是併發症,相對治療費用也會增加許多,帶給家庭不小經濟負擔。

4、可控制:努力做好控制,即使將來患糖尿病,併發症機會也比較低,超過8成都會因為控制而改善。

飲食、藥物、運動三管齊下,自我監測不可少

既然了解了糖尿病的四個特性,那麼我們也就明白,積極增加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對於預防和預後都有幫助,糖尿病預防治療,包含飲食、運動、藥物和監測,採取以下4種方法。

1、飲食控制

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的病人,建議減少熱量攝取,維持健康飲食型態。同時限制飽和脂肪攝取,使其低於總熱量7%。

2、藥物治療

當糖化血紅蛋白高於(含)8.5%時,根據醫囑可使用聯合用藥。有典型高血糖症狀時,可根據醫生要求注射胰島素。

3、運動計劃

建議每週有超過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是每週至少3天,每天至少20分鐘比中等強度稍強的體能活動,有助於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減輕心血管疾病風險。

4、血糖自我監測

​建議每天至少3至4次以上血糖自我監測,並安排長期且持續的追蹤計劃與定期篩查。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冬季補陰大揭祕,看完好好補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