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冠心病的症狀之一,多見於中老年人。其發生與發展主要是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劇缺血、缺氧有關。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特點是以突然發作的胸前區壓榨性疼痛為主要症狀,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伴有窒息感、恐懼感。多發作於白天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少數不穩定性心絞痛可在夜間或靜息狀態下發作。心絞痛發作的持續時間不長,多數在數分鐘內即可緩解,極少超過15分鐘,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後可迅速緩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目前大多數冠心病患者經過有效控制而處於穩定狀態,心絞痛不會時常發作,往往在數月甚至更長時間才會發作1次。因此,患者很少住院治療,多數時間為居家調理。於是,居家調理的相關問題就列入了患者生活起居的日程之中,以下三個方面是必須給予重視的調理環節。
克服不良習慣,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冠心病的發病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冠脈血管狹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包括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低纖維素的“三高一低”飲食;超重或肥胖;活動不足,缺乏鍛鍊及吸菸、酗酒等等。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首先注意克服不良飲食習慣,避免“三高一低”,多吃一些含纖維素和維生素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每日蔬菜攝入量應在500克左右,並吃不少於100克的新鮮水果。同時要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每日喝250~500毫升牛奶,適當吃些瘦肉、魚、蛋和豆類及豆製品,以使飲食品種多樣,葷素搭配合理,保持健康食譜。研究表明,運動鍛鍊可提高心肌和運動肌的耐力和效率,促進血液迴圈,有利於改善對缺氧的耐受性。即便曾經有過心絞痛的冠心病人同樣不可忽視運動鍛鍊,在穩定期可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專案,如太極拳、老年體操、散步及慢跑等。運動鍛鍊每日1~2次,每次活動時間應控制在50分鐘內,每週3~5次,長期堅持方有益處。總之,患者應將合理飲食與適宜運動鍛鍊結合起來,並加上精神心理方面的積極調節,保持樂觀情緒。一旦養成良好生活方式併成為習慣,將對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防止冠脈血管病變加重、減少發作帶來莫大益處。
避免誘發因素,減少發作次數對大多數處於穩定期的冠心病人來說,誘使心絞痛發作的因素主要在於四個方面:
1。飲食不當。大量脂肪餐、過度飽食、酗酒是引起心絞痛發作的最常見誘因。
2。過度勞累,過重體力勞動,突然用力及便祕、劇烈咳嗽,在這些情況下心絞痛的發作頻率將大大增加。
3。情緒過分激動。發怒、精神高度緊張,以及過分焦慮和應激情況也是心絞痛發作的高危因素。
4。大量吸菸,特別是一日吸菸達20支以上時,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它有害物質會對冠脈血管產生強烈刺激,誘發冠脈血管痙攣而引起心絞痛發作。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居家調理時,應從以上四個方面著手加以防範,消除誘因,減少發作。特別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便祕、劇咳和餐後過多活動這幾個易被忽視的問題。患者若發生便祕,一方面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緩瀉劑或用開塞露,積極糾正便祕,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排便時不可過度用力,必要時攜帶硝酸甘油等救急藥物入廁。冬春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在這一期間患者務必要加強保暖和增強免疫力,以免造成劇咳而增加心絞痛發作機率。此外,心絞痛患者在餐後最好不要立即活動,應先休息15~30分鐘左右,這樣有助於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
隨身攜帶藥物,以備應急時用冠心病心絞痛發作具有突發性特點。儘管患者小心翼翼地防範各種誘因和促發因素,但往往只能減少發作,不能完全制止發作。因此,患者需要注意備有能夠預防和緩解心絞痛發作的應急藥物,最好將急救盒隨時帶在身上。另外,在出現心慌不適或心絞痛發作時,立即安靜休息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防治環節,對此要給予重視並及時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