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如果要說近幾年癌症領域的重大事件,那就不得不提到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型的腫瘤治療策略,免疫治療從誕生起就備受矚目,甚至有些人稱其為“治癒癌症”的唯一武器。而在臨床資料中,免疫治療也不負眾望,不斷重新整理著腫瘤患者的生存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腫瘤治療領域。

但事實上,在免疫治療光鮮的外表之下還有兩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那就是免疫治療超進展和免疫治療假性進展。下面,我們就來分別描述一下。

1、壞訊息——免疫治療的超進展

腫瘤經過免疫治療以後,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出現了病情加重、疾病快速進展的情況,被稱為免疫治療超進展,換句話說就是,原以為能救命的“神藥”反而成為了殺人的“毒藥”。

研究顯示,在接受免疫治療的20多個腫瘤中,9%的患者會出現免疫治療超進展,而在老年患者(>65歲)中,免疫治療超進展的發生率更是高達19%。

回顧性研究現實,對於出現免疫治療超進展的人群,其預後更差,相對於未出現超進展的人群的總生存期(OS)6.2個月相比,出現免疫治療超進展的人群,其總生存期只有3.4個月,預後較差。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發生率較高且嚴重危害腫瘤患者健康的併發症,目前對於它的產生機制依舊不是很瞭解。主流的觀點認為其產生的原因是:PD-1或PD-L1被阻斷的同時引發了其他訊號旁路被異常啟用,從而刺激腫瘤加速增長,也可能是因為腫瘤細胞發生適應性免疫耐藥使得治療無效。

事實上,我們不僅無法探明其產生機制,對於超進展的症狀,目前也難以形成共識。科普君綜合各方觀點認為美國Lo Russo教授的診斷標準較完善。其標準為診斷免疫治療超進展需要符合以下5項標準中的至少3項:

①治療失敗時間(TFF)<2個月;② 基線和第一次影像學評估之間目標病灶最大直徑總和增加≥ 50%;③ 在基線和第一次影像學評估之間原發腫瘤器官中出現至少 2個新病變;④ 在基線和第一次影像學評估之間發生轉移;⑤ 在免疫治療的最初的2個月內,臨床表現惡化,體力活動狀態(performance status,PS)評分下降至少2分。

當正在進行免疫治療的患者出現腫瘤增大、體感病情惡化等症狀時,應該高度警惕,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並進行影像學、血液學檢查,以便發現是否出現了免疫治療超進展。如果確定出現,應該立刻停藥,並進行後續的對症處理。

2、好訊息——免疫治療的假性進展

當使用免疫治療的患者出現了腫瘤增大的現象時,除了可能出現的超進展以外,還有可能是出現了假性進展。和超進展不同,假性進展或許是一個好訊息。

患者經過免疫治療以後,最初觀察到腫瘤增大或者新病灶出現,但繼續治療觀察以後,就會發現腫瘤縮小甚至消失,這種現象被稱為假性進展。

假性進展產生的機制目前也難以闡明,主流的觀點認為是免疫細胞的浸潤導致腫瘤看上去“變大”了。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腫瘤細胞死亡後釋放的物質吸引大量的免疫細胞浸潤在腫瘤組織周圍,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腫瘤組織內血管破裂出血、細胞積液以及壞死的腫瘤堆積等等,從而在影像學檢查中出現了腫瘤“增大”的跡象。

但事實上,腫瘤並沒有增大,一段時間後,當這些死亡的癌細胞、破裂的血管等被機體代謝以後,就會發現腫瘤變小甚至消失。

和超進展一樣,假性進展也沒有明顯的診斷標準,一般可以從病理活檢、臨床表現、影像學評估等方面加以鑑別

臨床上常用的則是影像學評估和病理活檢,輔助診斷為臨床表現:

①影像學評估:當出現一次腫瘤組織增大時不足以確認是否出現PD,至少需要間隔3-4周以後再次評估是否出現了假性進展;②病理活檢:直接觀察腫瘤組織中細胞型別,如發現大量免疫細胞、出血、水腫或者死亡的腫瘤細胞,可認為是假性進展;③臨床表現:一般假性進展患者的臨床狀態更好,體感較舒適,可作為臨床決策的參考,但不能成為決定性因素。

總的來講,儘管和超進展的影像學症狀相似,都是腫瘤增大,但假性進展明顯更好,更符合大家所期望,其治療效果也是相對較好的。

因此,對於正在進行免疫治療的患者來講,如果複查發現腫瘤出現了增大,不要驚慌,可能是出現了假性進展。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身體狀態、病理活檢、免疫水平、3-4周後的二次的影像學檢查等等,由醫生判斷是否停藥或者改變治療方案。

END

免疫治療的超進展和假性進展都是免疫治療必須面對的問題,但由於我們對於免疫治療瞭解不足,導致對於這兩種現象產生的機制和症狀,目前仍然缺乏公認的標準。

希望科學家能儘快形成共識,找出能鑑別診斷出超進展和假性進展的金標準,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體驗的同時,也能減少延誤病情的機率,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限。

文章轉自腫瘤免疫治療資訊

13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1周瘦5公斤!8小時瘦身法,還能預防糖尿病、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