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國飲膳養生在發展形成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飲膳衛生經驗,今天來介紹給大家:

一、食宜精細

孔子提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膳養生原則。謂食精則能養人,膾粗則能害人。食爛則易於咀嚼、消化,溫熱則不失想為,能助食興,故自古養生家皆謂飲食宜精宜細。

二、先飢而食,先飽而止

飲食宜有節,不可大飢大飽,暴飲暴食。否則,就會損傷脾胃,影響健康。故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則難消也。常欲令如飽中飢,飢中飽耳。” 說明飢飽之度不得過於七分。

三、飯後漫步

飯後散步可以幫助胃消化食物,促進健康。《千金方》指出:“飽食仰臥則氣痞,作頭風;觸寒來者,寒未解食熱食成刺風。”飯後食物停胃,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其食,則磨胃而消化。否則,宿食不消,必成疾患。

四、因時調膳

五味之甘而致四時之和氣,可補五臟之不足。而四時各自有吸收、消化、貯藏、平衡等問題,因此根據季節及食物性味功能用合理安排飲膳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不但掌握配膳的人要注意飲膳衛生,就是庖人、膳夫亦是如此,如食物的美惡、新舊、禽獸的腥臊羶香俱應辨之(待續未完)。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飯後反覆出現這10個症狀,會是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