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鱗狀上皮內病變指與HPV感染相關的臨床和病理改變,或有進展為浸潤癌潛在風險的侷限於外陰鱗狀上皮的一組病變。多見於45歲左右的婦女,近年來 VIN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尤其在年輕女性中有增加趨勢。
分類:
1、根據誘發因素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 (HPV) 感染引起,常見於年輕患者;
另一類為非HPV病毒感染引起,常見於無面板黏膜上皮內瘤樣病變的中老年患者。
2、2014年WHO女性生殖器腫瘤分類將VIN分為3類:
a.LSIL:以往稱為普通型VIN1、輕度不典型增生、不典型挖空細胞等,包括外陰扁平溼疣或HPV一過性感染反應等,並非癌前病變,與低危和高危型HPV感染均相關,多見於年輕女性,超過30%的病例合併下生殖道其他部位上皮內病變,尤其是宮頸。此種類型進展為浸潤癌的風險較低。
b.HSIL:即以往的VIN2(中度不典型增生)、VIN3(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鮑文病、鮑文樣不典型增生等。與 HPV 持續性感染及 HPV 持續性感染高危因素,如吸菸、免疫抑制等有關,多發生於絕經前女性,絕大部分為HPV16型感染所致,若不治療進展為浸潤癌的風險很高。
c.分化型外陰上皮內瘤變:以往稱為分化型VIN、單純性原位癌。該種類型與外陰面板疾病如硬化性苔蘚、扁平苔蘚等相關,有時伴有角化性鱗癌,其發生與 HPV 感染無關,可能系p53突變所致,多見於老年女性,進展為浸潤癌風險尚不清楚,但一經發生,常在半年內進展為浸潤癌。
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無特異性,多表現為長時間外陰瘙癢、面板破損及潰瘍。也可表現為外陰出血、分泌物過多、排尿困難、外陰疼痛等。VIN繼續進展為外陰癌後則主要表現為外陰腫塊或瘤塊,可呈潰瘍狀、白斑、多肉或疣。
診斷方法:
確診VIN需依據病理學檢查,對任何可疑病灶應作多點活組織病理檢查,也可在陰道鏡下定點活檢。取材時應注意避免遺漏浸潤癌,採用區域性塗抹3%~5%醋酸或1%甲苯胺藍有助於提高病灶活檢的準確率。生殖道HPV感染可協助診斷之。
治療方法:
治療目的在於消除病灶,緩解症狀,阻斷浸潤癌的發生。治療方式包括手術、鐳射、藥物或光動力治療等。具體方式如下:
1.LSIL:若無明顯症狀可暫不予以治療,定期隨訪。有症狀者可區域性用藥治療,鐳射治療適用於病灶廣泛的年輕患者。目前臨床證據表明,5%咪喹莫特區域性用藥可有效治療外陰LSIL,用法:每週3 次,塗於患處,連續用藥 12~20周,並每 4~6 周行陰道鏡檢查評估藥效。鐳射治療可用於單發、多發或片狀病灶的治療,其復發風險高於手術切除。進行鐳射治療時應選擇合適的功率密度750~1250 W/cm2 ,避免深部灼傷。治療前可先行陰道鏡輔助確定病變邊緣,治療範圍應包括病變邊緣 0.5~1 cm 的正常面板,同時破壞整個上皮層細胞。在陰毛被覆區,鐳射治療應破壞毛囊,並穿透皮下脂肪層(3 mm )以上。在非陰毛被覆區,鐳射治療應穿透真皮層(2 mm)以上。
2.HSIL:病灶侷限的病變可採用病灶區域性表淺切除術(不考慮惡變者),切緣超過病灶外至少0.5cm;較大融合性病灶或病灶較廣泛或為多灶性,尤其疑為浸潤癌時,可考慮行外陰面板切除術,同時應避免損傷周圍臟器,如陰蒂、尿道、肛門等,並應儘量避免損傷性功能。
3.分化型外陰上皮內瘤變:由於病灶會迅速發展為浸潤癌,需要徹底切除病灶,老年、病灶廣泛的患者可採用單純外陰切除術。
預後及隨訪:
各類外陰上皮內瘤變治療後均有不同程度的複發率,復發的高危因素包括:高級別病變、切緣陽性、持續HPV感染等。患者治療後複發率為 9%~50%不等,切緣陽性患者複發率最高,採用手術治療者複發率較低。對於治療有效的患者,初始治療後應每6個月複查一次,直至一年,之後每年隨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