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源性腰痛(Di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腰痛的重要原因,佔腰痛原因40-50%,多發於青壯年。源於椎間盤自身退變刺激椎間盤內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不伴根性症狀,無神經或節段過度活動的影像學依據。
認識過程1970年,Henry Crock提出了IDD的概念,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指椎間盤內結構的撕裂(internal disc disruption);第二層是指椎間盤內紊亂(internal disc derangement)
1987年,McCarron首先提出DLBP
1993年,Zdeblick對DLBP進行分類,包括椎間盤內破裂 (IDD)、退變性椎間盤病變 (DDD)、節段性不穩 (Segmental instability)
2009年,彭寶淦教授提出椎間盤終板的撕裂(internal endplate disruption)概念
疼痛機制1、椎間盤周圍神經分佈異常(數量及位置異常),導致神經超敏;
2、區域性炎症肉芽反應:“炎性反應帶”;
3、化學介質如P物質、磷脂酶A2及白介素-1、6,TNF-α,NO等炎性因子刺激;
4、力學刺激異常
盤源性腰痛病理機制
診斷椎間盤源性腰痛的診斷應結合病史、臨床表現、體徵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
病史及臨床表現
青壯年多見、常有外傷史;疼痛性質多為鈍痛,定位模糊;伴有腹股溝區或雙大腿前側牽涉痛,但常不過膝蓋;腰椎下沉感、下肢燒灼痛,但一般無放射痛,久坐、久站或增加腰椎負荷的運動後加重;嚴重可導致失能,甚至出現情緒障礙;
輔助檢查1、磁共振成像:主要特徵包括黑椎間盤和高訊號區(HlZ)
2、椎間盤造影
1948年,由Lindolm和Hirsch提出,既可以觀察椎間盤的形態,也可以誘發疼痛,被認為是診斷椎間盤源性腰痛的“金標準”。
椎間盤造影的陽性表現:(1)注射時椎間盤壓力或注射量異常;(2)誘發疼痛的部位和性質與患者平時疼痛完全或基本一致;(3)相鄰節段的椎間盤注射時無疼痛反應;(4)CT下有明確的椎間盤形態異常的證據。
椎間盤源性腰痛的診斷標準,仍沿用1995年國際疼痛分類研究學會(IASP)所制定的標準:
1)、椎間盤造影術複製出與平時一致的疼痛;
2)、椎間盤造影術後CT(CTD)顯示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3)、至少1個鄰近椎間盤無疼痛複製。
椎間盤源性腰痛的階梯治療原則椎間盤源性腰痛的治療應遵循從保守到微創再到外科手術的治療原則
1、椎間盤源性腰痛的非手術治療
NSAIDs類藥物;抗抑鬱及抗癲癇製劑;理療、針灸;推拿、按摩。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緩解症狀作用,但很難起到根治的效果。
2、椎間盤源性腰痛的微創治療
包括:間盤內類固醇注射、射頻椎間盤修復術、椎間盤內電熱療法 (IDET)、髓核消融術、椎間孔鏡治療(髓核摘除+射頻) 。
3、椎間盤源性腰痛的外科手術治療
主要分兩種,第一種為非融合技術,以人工腰椎間盤置換術為代表;
第二種是腰椎融合術,也是目前臨床中廣泛採用的技術,分別有:
(1)後外側腰椎融合術(PLF)
(2)後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PLIF)
(3)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TLIF)
(4)微創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MIS-TLIF)
(5)前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ALIF)
(6)斜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OLIF)
(7)側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LLIF/DLIF/XLIF)
(8)改良側方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CLIF)
(9)後路中線腰椎椎間融合術(MIDLIF)
(10)單側雙通道下脊柱內鏡椎間融合術(ULIF)
(11)經皮骶前軸向腰骶椎間融合術(AxiaLIF)
對於大部分椎間盤源性腰痛病人來說,保守治療如藥物、理療、按摩等是有效的方法,但對於漸進發展的慢性病人,透過各種非手術方法治療無效,應該考慮微創手術或傳統的開放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