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別名:禹餘糧、白餘糧、刺豬苓、過山龍、仙遺糧、冷飯糰、山豬糞、過岡尤等。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
用法用量:一般用量15~60克,可煎服、外用等。
功效主治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bá qiā)的乾燥塊莖,具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瘡、癰腫、瘰癧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等。肝腎陰虛者慎服。
治病配方: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30克,水和白酒各等分。煎服。
2、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240克,糯米1000克。土茯苓在石臼內搗為細末,與糯米攪拌均勻,蒸熟,放涼後,置於瓷罐中,放入涼白開,密封15天即成。
3、治皮炎:土茯苓60克。水煎,當茶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