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肝主疏洩之肝調水道,也就是說身體的水液代謝也屬於肝的工作領域。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對肝調水道這一功能很難理解。水液由胃攝入體內,經過脾的運化,將水液轉輸於肺,肺將水液中的清中之清通過宣發作用而傳散於全身,同時將水液中的清中之濁通過肅降作用而下行於腎,腎再經過其氣化作用,將濁中之清再吸收而上輸於肺,濁中之濁的無用部分則下注於膀胱而排出體外。怎麼看都和肝關係不大。老苗也給我舉個了他最近看的一個病例。
“梅核氣和肝鬱”
給一個小學老師看病的時候,這個小學老師說:“我老是感覺喉中有塊東西似的,咽也咽不下去,吐呢?也沒東西可以出來。哎,都好幾年了。檢查過了,喉嚨沒事,還從喉嚨中下了喉鏡看了看呢”
“你平常愛著急生氣嗎?”她說:“怎麼不生氣呀,天天和一群淘氣的小孩在一塊能不操心嗎?”
老苗說這個老師的疾病不是慢性咽炎,是梅核氣。
梅核氣的症狀都是自覺症狀:發病初期,咽部有異物感。這種異物有的人會認為是一個棉球、有的認為是梅核、有的人認為是一片樹葉、有的人認為是口痰;問十個患者,你有可能得到七八個不同的物體。但只要你問,是不是覺著咽喉部感覺有塊烤肉(灸臠)吐又吐不出,吞又吞不下啊?所有人馬上都點頭,讓你很驚歎張仲景的高度概括“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還有一點是,這種病症,常會伴有胸悶肋痛、精神抑鬱、喜默默無語、常不自覺嘆息。嚴重的會有失眠、不欲飲食、全身無力、常會憶起傷心往事而悲切欲哭。
中醫認為梅核氣是津液不得輸布,凝結成痰,痰氣結於咽喉引起的,所以針對這種疾病要疏肝解鬱,行氣導滯,散結除痰。採用疏肝的療法這個小學教師半個月就康復了。
“肝調水道”
人體中,水液執行的通道是三焦。肝通過疏洩的作用,為三焦水道正常執行提供重要的條件,保證三焦的氣機通暢。就這個意義說,肝主疏洩具有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
水液在體內的輸布執行,是通過脾的運化、肺的宣發和肅降、腎的蒸騰氣化,以三焦為通道而布達全身。肝的疏洩功能,既可調暢肺、脾、腎三髒氣機,促進三髒調節水液的功能,又能通利三焦疏通水道,使水液通達全身,執行無阻。就氣與水液的關係而言,氣能行水,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
人體的水液代謝,依靠臟腑的氣化。大家還記得脾的生理功能嗎?人以五穀為本,入脾胃,經臟腑的功能活動,分清別濁,清者上升,濁者下降,如此迴圈,以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若臟腑功能紊亂,氣……化失常,水不化精,則停聚而為脹為腫.故張仲景曰:“凡治腫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氣.”(《景嶽全書》)精闢地論述了理氣在水腫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這點,中醫學又概括出一個原理,叫“氣行則水行”,反之叫“氣滯則水停”。中醫學治療水腫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叫“理氣以治水”。無論是陽水還是陰水,無論在何髒何腑,都考慮到調氣。任何一個方劑裡面的藥物組成都有理氣的作用,不僅僅是用調氣藥物,有的藥物既能夠祛水,也有調氣作用。這就是“理氣以治水”的立論依據。
肝的疏洩功能正常,氣機調暢,則三焦氣治,水道通利;若肝失疏洩,則會導致肺、脾、腎氣化不利,三焦水道不暢,水液輸布障礙,而釀溼生痰或水溼停聚、泛溢,表現為梅核氣、癭瘤、瘰癧、水腫、臌脹、癃閉等。
再回到老苗說的那個案例,肝主疏洩,水液代謝紊亂容易造成痰溼水溼,氣鬱和痰溼凝結在一塊兒,就出現了中醫稱的梅核氣。所以雖然梅核氣和水腫等疾病不同,但是病根相同,找到病根才能調理好身體。
“梅核氣與慢性咽炎的區別”
梅核氣,幾年前,現代醫學的有些醫生還常認為是“慢性咽炎”。但稍認真的醫生髮現,這種“慢性咽炎”,咽喉部沒有任何紅腫、發炎等病變,甚至多數病人,進食時,反而感覺咽喉無阻塞物。
慢性咽炎
①咽部癢感、燒灼感、乾燥感或刺激感,還可有微痛感。
②無胃部不適和情緒精神方面問題
病位在肺,治療以滋陰潤肺為主。
梅核氣
①喉部異物感,咽部癢感、燒灼感、乾燥感或刺激感,還可有微痛感。
②肚子脹,打嗝,胃內有氣往上頂。
病位在肝,治療以疏肝理氣,化痰為主。
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