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專家簡介:劉大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兒童耳鼻喉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全國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十佳名醫。現為中國婦幼保健學會兒童耳鼻喉科微創學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小兒耳鼻咽喉科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兒童睡眠醫學協作組副組長等。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兒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系統研究,在國內最早建立兒童睡眠實驗室。擅長:小兒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呼吸道異物、先天性喉氣道疾病、氣管腫瘤、先天性(耳鼻喉)畸形、各種鼻炎、鼻竇炎。

程超,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兒童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擅長:擅長兒童睡眠障礙問題、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急慢性扁桃體炎、嬰幼兒聽力障礙早期診斷及干預。尤其擅長兒童鼾症等睡眠障礙問題的手術治療。

聲音嘶啞

是平時感冒喉嚨發炎

就會遇到的症狀

病好了也就恢復正常了

可7歲的小民(化名)

得的“聲嘶病”

5年動了近30次手術

還有一次險些喪命進了搶救室

小民從2歲時就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聲嘶,起初家長並沒有在意,以為是感冒、喉嚨發炎,只做了簡單治療,但消炎一段時間後,聲嘶不但沒有改善,而且還出現了氣促。

爸媽帶小民去廣州求醫,找到了兒童耳鼻咽喉科的鐘建文醫生,電子喉鏡檢查初步診斷為喉乳頭狀瘤

做手術就像“割韭菜”

割後又會重新長出來

這個病是喉部的良性腫瘤,但會不停地生長,嚴重時形成喉梗阻,危及生命,唯一能有效治療的方法是手術,但它幾乎100%會復發,每隔1-2個月就得手術一次,一直到青春期後,免疫力足夠強大了才可能會好,鍾醫生介紹。

此後,小民的爸媽每2個月就帶小民找到鍾醫生做手術。

由於不能破壞喉部組織

只能切除腫瘤長出來的部分

做手術就像“割韭菜”

割掉後不久又會重新長出來

而不割則容易堵塞氣道引起窒息

導致生命危險

2年前一次手術延誤

讓小民差點喪命

有一次距離上次手術已經有4個多月,小民近乎失聲,送到醫院時已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只能馬上進行急診手術。

手術麻醉誘導時,小民突發心跳呼吸驟停,好在搶救回來了,但小民也因此住進了重症監護室,住院費用從平時的數千元變成了數萬元。小民的父母很後悔,不應該為了節約費用而耽誤了小民的病情。

這次“血的教訓”後,小明的父母再不敢耽誤手術了。

5年30次手術

微創技術更有效

前不久小民又出現了聲嘶加重和呼吸困難,腫瘤又長起來了,堵塞了大部分的聲門,僅剩下一條小縫呼吸。

此時,鍾醫生已經來到了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小民的父母也緊隨來到了深圳。

小民曾在其他醫院接受過治療,但治療效果均不理想。傳統手術方式是採用鉗子摘除,但這種方式出血多,術後恢復慢,住院時間長,甚至要做氣管切開,對於需要多次進行手術的患者來說,不僅在經濟上是沉重的負擔,對於身體更是巨大的傷害。

南醫大深圳醫院是中國婦幼保健協會首家兒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微創培訓中心和亞太地區等離子培訓中心,學科帶頭人是劉大波教授。這裡不僅有兒童耳鼻咽喉危重疾病診治的專業團隊,並且擁有高畫質手術顯微鏡、動力系統、等離子刀以及鐳射等微創技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喉部的正常呼吸和發音功能。同時多科室協作順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手術的有效和安全。

他們對此類疾病的治療已是“輕車熟路”,摒棄傳統的氣管切開手術,採用先進微創手術,不到半個小時,小民的喉部腫瘤就被摘除了,聲音恢復了,呼吸也順暢了。

“小民近5年來做了差不多有30次手術,期待他到了青春期後能夠得到恢復。”鍾醫生說。

喉乳頭狀瘤

喉乳頭狀瘤是一種發生於喉部的良性腫瘤,跟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有關,發病率約為10萬分之4.3,青春期後有自行停止生長的趨勢。其臨床特徵為進行性聲嘶,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

該病起病之初表現為聲嘶

與急性喉炎、聲帶小結症狀相似

並不容易區分

所以一定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急性喉炎多有犬吠樣咳嗽,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聲帶小結多有用聲不當的行為或習慣,表現為用聲過度後聲嘶明顯,控聲休息後聲嘶可減輕

乾咳

對於持續的聲嘶,尤其是超過2周的聲嘶,或者出現呼吸困難的聲嘶,應及時找耳鼻喉科醫生檢查評估,電子喉鏡可為確診提供依據。

發現小朋友長時間聲嘶

最好到醫院

做一個常規的電子喉鏡檢查吧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人體衰老最快的是這3個年齡點,飲食對延緩衰老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