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天氣炎熱會讓我們渾身出汗、運動過後經常滿頭大汗、精神緊張時手腳心出汗、吃了太辣的食物臉上冒汗……

這都是我們常見的生理性出汗。

為什麼會出汗

出汗是人體正常生理代謝的需要。中醫認為是陽氣蒸騰陰液,從汗孔排出體外,能夠排洩廢物,發散陽氣。正常的出汗,可以調節體溫,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而當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時則會出現異常的出汗。

冬天氣溫低,身體會消耗自身的有機物來維持體溫,所以會有大量水分產生,大部分的水會隨尿液排出,一小部分也會透過汗液排出,這些都是生理性出汗。但是排除這些之外冬天還依舊出汗多的話,那可能就是身體在給你發訊號,就要小心是否是病理性出汗了。

引用:《為什麼冬天還經常出汗,穿多了嗎?提醒:異常出汗或是體內有疾》

二種常見的多汗

自汗

不因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多由氣虛或陽虛引起,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虛損的症狀。

盜汗

晚上睡覺時出汗、醒來汗止,稱為盜汗。中醫認為多與陰虛有關。除體質虛弱外,多有五心煩熱、口乾舌燥、失眠多夢等身表現。

自汗和盜汗多屬於虛汗範疇。因體虛所致,它既可以單獨出現,也可發生於多種疾病過程中。

如何調理?

陽虛:補陽為主

中醫認為,氣是屬陽的,氣虛久了,就會導致陽虛。陽虛的人要進行溫補養氣,多吃一些補陽氣的食物。陽虛之體,適應寒暑變化的能力較差,在寒冬,應避寒就溫,採取相應的保暖措施,愛美人士一定注意下肢保暖。

陰虛:滋陰為主

陰虛者多陰液不足,從而出現“內熱”的表現,宜多吃養陰的食物,少吃煎炸食物,忌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會加重陰虛證的相關症狀。

氣虛:補氣為主,適當運動

在調理的時候要以“補”為主,加強固攝。另外還可以透過一些比較輕緩的運動來鍛鍊身體,但不宜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會導致陽氣外洩,會更容易被寒氣侵襲。

13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女性脾虛容易老,疾病也易找上門,脾虛“6訊號”,希望你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