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去年疫情期間,稍微花了點時間學習基礎營養知識,才發現食物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能花精力去研究95號和92號汽油區別,甚至為了改進音響效果升級電源系統,卻從來沒有花精力瞭解我每天都要吃到身體的東西。

『We are what we eat』我們的身體都是食物轉化而來的。最好的投資是在能夠支付的範圍內吃最好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

碳水其實主要是米麵這些主食,大多數素食裡面都有碳水,但是主食裡面碳水最多。米飯到嘴裡一會就變甜,主要是因為澱粉分解變成糖了。

碳水攝入太多不好原因是它們進入人體後吸收得很快,導致血糖上升很快。相同熱量的一塊牛排可能要吃一個小時,但是高糖的一些碳水化合物可能幾分鐘就完全吃完消化了,這種熱量來的快去得快,導致容易飢餓。尤其是是精煉過後的碳水還去掉了其他營養,變成完全的熱量了。

青菜裡面裡也有很多碳水,但是質量比較輕,還有大量的水分和纖維,所以吸收速度慢。所以多吃點也不容易變胖。

這個和果汁類似。一個蘋果正常要吃上十分鐘,渣渣還能幫助消化,三個蘋果打成果汁一口氣喝完,一分鐘全部消化了,效率提升了30倍。

人類原來是不吃主食的。我們的祖先猴子每天東逛逛西逛逛,采采蘑菇,吃點水果,偶爾吃個蝗蟲解饞,生活得很健康。後來大規模馴化了水稻這些主食後,發現不用到處流浪,加上主食是最經濟提供能量的方法,所以一直傳承了下來。

這幾年我已經像猴子學習,儘量少吃主食。實在忍不住才來獎勵自己一晚米飯+辣椒炒肉,那是真香。

脂肪

過去總覺得脂肪不好,吃脂肪長脂肪。其實是個謬誤。不是吃脂肪就會長脂肪,而是人體會把任何吃多的東西轉化成脂肪!!關鍵是控制總熱量攝入,吃質量高的好脂肪。相對於碳水飲食,脂肪飽足感比較強,不容易餓。而且脂肪吸收需要破壞裡面的碳結構,不像米飯麵條這些碳水能量來的快去得快。

膽固醇其實一個道理。原來總以為膽固醇不好,其實大腦有70%的脂肪和25%的膽固醇,如果膽固醇不夠,身體就需要製作更多的膽固醇維持這個比例。膽固醇過高和心臟疾病是兩個事件。心臟疾病發生會有膽固醇升高警報,但是事故不是警報導致的。

如果吃啥能補啥,那我就天天吃豬腦子。

蛋白質

蛋白質分植物蛋白(例如大豆)和動物蛋白(肉蛋等)。他們很神奇,糖類和脂肪的主要功能是為機體提供能量,蛋白質既能產生能量又是身體原料,身體的生長髮育就是蛋白質不斷積累的過程,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我們吃入蛋白質透過DNA指令轉化成身體的各個器官,它可以變成耳朵那樣柔軟的組織,也可以變成指甲或者牙齒那樣堅固的東西。如果DNA合適,它可以變成蒼蠅那樣的超級複眼或者是蜘蛛堅韌的蛛絲。

雜食主義

其實人類一直是雜食動物,大部分青菜水果,偶爾森林著火才可以弄點燒烤過過嘴癮。我們喜歡吃油炸食品是因為我們基因留著新鮮食物吃起來『脆爽』的感覺。

相對於其他動物,人的眼睛能夠發現更多的顏色。大多數哺乳動物是色盲,貓的眼睛能看到的顏色有限,有利於抓到黑白的老鼠。人類進化的目的則是為了尋找新鮮成熟顏色豐富的蔬菜水果。

人的牙齒也是進化成適合咀嚼(而不是撕咬),較長的食道都是為了消化纖維的。古代人最厲害的武器不是鋒利的牙齒,而是關於哪種植物能食用的知識。

多吃青菜水果?

這句影響了我40年的話,從科學上來是不精確的。

營養的核心問題在於吃什麼,吃多少,如何吃這些問題,而不是簡單『多』

同樣是果,堅果腰果營養含量大不一樣。花生不是堅果,而是豆類。

大部分的水果碳水都很高,但是草莓藍莓含量都很低。

同樣是果,牛油果碳水很少,大多是脂肪。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去看食品下面的營養表。

另外植物很聰明,它們進化出了保護自己的方法,一方面希望我們傳播種子,但又不希望變得太好吃被人類斬盡殺絕,於是進化出毒素,我們吃一點點無妨,太多了就容易中毒了。

有時候出於補充營養目的,我會專門去酒店吃早餐。不去吃自己喜歡的,而是不同種類的東西都吃一點,每種都不過量。

5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5個原因造成乳房腫塊,脹痛、發硬、壓痛,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