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1月5日至7日之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群芳譜》上說:“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極也……大寒,寒威更甚,大者,凜冽之極也。”意思是大寒比小寒冷。而在中國的氣象記錄中顯示小寒比大寒冷,俗語說“冷在三九”,三九天在小寒的節氣之內,所以小寒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

小寒時節萬物收藏,草木凋零,皆內斂蓄養元氣,以待萌發的季節。這時候人體代謝處於相對緩慢的狀態,脾胃運化腐熟水谷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若後天之本脾胃運化失健,就不能充養五臟,灌溉四旁。所以打好小寒的“保胃戰”,對於藏納元精,滋養五臟,打造健康體魄有著重要意義。

“保胃戰”——吃軟不吃硬

眾所周知,人進食時,食物經口咀嚼,咬碎後入胃,與胃液混合攪拌,在胃壁的蠕動下,進一步粉碎加工成食糜,下傳小腸。而胃黏膜在食物、消化液等物理性和化學性因素的衝擊下,不斷更新修復,一般更新時間為3-5天,這樣才使得胃黏膜上皮不致受損。小寒時節,因受寒冷環境的影響,胃部血流不暢,食物難以消化,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胃攪拌使上皮細胞脫落較多,易產生黏膜炎症。這時應食用細軟、易消化、無刺激且含粗纖維少的食物,如軟米飯、麵條、鮮嫩蔬菜、禽蛋類等,以縮短食物瀦留時間,減少黏膜炎症的發生機率。

“保胃戰”——要“粥"到

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不少人在三九天食用各種補品,卻不能很好的把握自身體質,易補益偏頗。粥源自中國千年傳統文化,備受歷代養生家的重視,是人們日常中再熟悉不過的食物,其介於飯、菜和湯三者之間,性味平和,不僅自身營養豐富,更是其他營養食物的絕佳載體。任何食物與粥為伍,都會變得親切溫暖,讓人百食不厭。中國古代有“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的說法,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本草綱目》記載:“(粥)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小寒時節全國各地開始盛行吃粥,民間有句順口溜:“若要面板好,粥裡放紅棗。若要不失眠,粥裡添白蓮。”

南宋詩人陸游中年患胃疾,堅持食粥,一年後康復如初,由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食粥》:“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這首詩成了人們食粥養生的證據,常被人津津樂道。清代鄭板橋在給弟弟的信中寫到:“天寒冰凍,霜晨雪早,一碗糊塗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得此周身俱暖。”據了解,日本人正月喜歡喝七草粥和紅豆粥,認為喝粥是從自然界獲取新的生命力,以祈禱身體健康。由此,小寒天裡無論是五穀粥、蔬菜粥、藥膳粥,都具有飯的飽腹之功,菜的美味爽口,湯的營養開胃,也不乏藥膳的健脾益氣。

“保胃戰”——飲食需有節

小寒時節還需要注意三餐不同時間段飲食有別,不可飽食不節。《黃帝內經》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因此飲食有節對於“保胃戰”至關重要。俗話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營養專家提示:早上飲食的品質要高,體現在食物營養平衡上,不僅有主食(麵包、饅頭、米飯、粥等),還至少要有兩種蛋白質食物(蛋、奶、肉、豆製品),以及至少一種蔬菜和水果,如果再加上一小把堅果則更完美。午餐的數量要充足,食材品種儘可能豐富。晚上則需熱量低一點,油少一點,而且要儘量彌補早上和中午沒有吃到或沒有吃夠的食物,比如蔬菜、雜糧和薯類。

如果不吃早餐,胃酸無以中和,胃酸刺激胃黏膜而易誘發胃炎、消化道潰瘍等疾患。午餐、晚餐過飽會使得大量食物充盈胃腸,不僅影響胃腸蠕動,還會使食物與消化液的接觸機會減少,食物消化不完全,停滯於胃腸道,加重胃腸負擔,增加健康隱患。望京醫院脾胃病科魏瑋教授對三餐有個風趣的說法:“早餐是吃給自己的,需吃好;午餐是留給朋友的,選擇吃;晚餐是吃給敵人的,宜少吃。”小寒時節自然界與人的陽氣多為蟄藏,脾胃易虛,氣機易亂,此時飲食需有節,三餐要適度,打好我們的“保胃戰”,才能安度小寒天。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這是天然“除溼機”,沒事吃兩口,或許口臭和便祕悄悄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