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一旦缺鐵易導致貧血,引起疲勞、煩躁、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在人們印象中,營養不良會導致缺鐵缺血。實際上,現在吃穿不愁,缺鐵缺血還是很普遍。據調查,學齡前兒童發病率高達47.4%、孕婦為41.8%、老年人為23.9%。
那麼該如何補鐵、補血呢?怎樣補,效果才好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藥師彭曉青從食物和藥物兩個方面補鐵。
食補——補鐵、補血
在我們的飲食中的鐵有兩種型別: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中,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吸收受其它食物的影響。血紅素鐵與之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並且不受其它食物的影響,吸收率高。含血紅素鐵高的食物有紅色肉類、魚類、禽類、動物血液和肝臟等。
彭曉青指出,孕婦是缺鐵性貧血的高發人群,妊娠期鐵的需要量比月經期高3倍, 並隨妊娠進展鐵的需要量逐步增加。所以,孕婦的飲食中需要增加肉禽魚類、血製品、動物內臟等富鐵食品的攝入,這是預防和改善懷孕期間貧血的有效途徑。
對於缺鐵的兒童來說,選擇含鐵量高且易吸收的食物,如魚肉、瘦肉、豬肝、雞肝等優質動物蛋白,同時還食用富含維生素C和鐵的蔬菜,如番茄、紫菜、蘑菇和海帶等,這樣補鐵效果明顯,甚至比單純吃鐵劑還有效。
藥補——口服補鐵劑
補鐵劑主要分為口服鐵劑和靜脈鐵劑。彭曉青藥師指出,口服鐵劑的優點為應用方便,安全性高,費用低,但存在胃腸道不良反應。靜脈鐵劑的優點為生物利用率高,胃腸道反應小,但安全性還存在爭議。
目前觀點認為,靜脈鐵劑不推薦作為補鐵首選用藥,當口服鐵劑無效或難以耐受再行選擇靜脈鐵劑。
彭曉青藥師說,常用的口服鐵劑為非處方藥物,包括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多糖鐵複合物等,使用過程需注意以下事項:建議進食前1小時口服鐵劑以減少食物對鐵吸收的抑制作用。其次,含維生素C 高的食物可促進鐵吸收,如水果、綠葉蔬菜、胡蘿蔔、土豆等。而牛奶、奶製品、穀物麩皮、高精麵粉、豆類、堅果、咖啡、茶等會抑制鐵吸收,服用鐵劑時,應避免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服用鐵劑後如果出現黑便是正常現象,停藥後黑便會自然消失。有研究者還提出,硫酸亞鐵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較高,選擇硫酸亞鐵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時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