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 貝母

貝母苦寒入肺經,

又治咳嗽又療癰。

止咳化痰散熱結,

瘰癧瘡瘍皆可攻。

【註釋】貝母苦寒入肺經,既能治療咳嗽又能治療癰疽,止咳化痰散熱結,對於瘰癧。瘡瘍是必須應用的藥物。

【按語】

貝母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鱗莖供藥用,藥材“貝母”為本屬植物的乾燥鱗莖, 貝母因其形狀得名,《本草經集註》說:“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別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藥實。貝母屬主要分佈於北半球溫帶地區。

性味與歸經:川貝母:苦、甘,微寒。浙貝母:苦,寒。入心、肺經。

功能與主治:止咳化痰,清熱散結的功效。臨床用於:

1. 用於肺虛久咳、痰少咽燥及外感風熱咳嗽,鬱火痰結咳嗽、咯痰黃稠等症。川貝與浙貝皆屬性寒而有苦味,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可用於痰熱咳嗽等症。然川貝性涼而有甘味,兼有潤肺之功,而清火散結之力則不及浙貝母,故宜用於肺虛久咳、痰少咽燥等症,可與沙參、麥冬、天冬等品配伍;浙貝母苦寒之性較重,開洩力勝,大多用於外感風邪、痰熱鬱肺所引起的咳嗽,常與桑葉、杏仁、牛蒡子、前胡等品配伍同用。

2. 用於瘰歷、瘡癰腫毒及肺癰、乳癰等症。二貝都有清熱散結的功效,可用於瘰歷、瘡癰、乳癰及肺癰等症。然浙貝偏於苦寒,長於清火散結,故一般認為用浙貝較佳。在臨床應用方面,治瘰歷可與玄參、牡蠣配伍;治瘡癰可與連翹、蒲公英、天花粉等配伍;治肺癰,可與鮮蘆根、生苡仁、冬瓜子、魚腥草等同用。

使用注意:本品反烏頭。

藥理研究:藥理提示:本品有鎮咳、祛痰、解痙等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附:漸貝母、川貝母二藥的使用比較漸貝母苦寒降洩,適於外感風邪、痰熱鬱肺,痰黃粘稠之咳嗽;川貝母苦甘微寒,具滋潤之性,宜用於肺熱咳嗽及肺虛咳嗽。

摘自張德蘊主編《新編辨證用藥歌訣》2021年出版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一版

12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風溼知識科普|風溼病的症狀和發病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