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病機挈要

1.燥證,喻氏謂屬熱,沈氏講屬涼,其實,他們所說到的都是燥證的一個方面。故吳鞠通、俞根初都指出,燥有熱燥、涼燥之分。其機理喻以蒸籠,如水火不偏,則燻蒸而無燥;如火盛水少,則無氣為熱燥;水多火微,蒸不起氣來為涼燥。臨證必須有此兩種概念,則易分析,但仍憑見症為依據,方能無誤。

2.四損者,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是也。楊慄山所謂氣血兩虛、陰陽並竭是也。大勞、大欲、大病、久病、老人、產後、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是其因。氣虛者,真氣不足也,其症氣不足以息,言不足以聽,或欲言而不能;血虛者,真血不足也,其症通身萎黃,兩脣白,或素有失血之證;陰虛者,真陰不足也,其症肌膚甲錯,五液乾枯;陽虛者,真陽不足也,其症厥逆,下利,肢體畏寒,口鼻氣冷。單虛者單治,兼虛者兼治,虛而兼寒者溫而補之,虛而兼熱者清而補之,虛而兼實者須審其標本、先後、緩急、多少隨機而治之。

3.仲景說: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巳至未就是北京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3時。這個時間正是陽氣最盛的時間。太陽病本來是風寒損傷了衛陽的證候,故遇陽盛之時衛陽有所幫助,故能自愈。我的看法,這不是絕對的,不可完全依靠,只可作為治療本病的有利條件之一。

4.虛熱證是虛而兼熱或兼火的證候,亦稱之為虛火,非單指陰液不足,陽氣相對偏盛的虛性亢奮的病理狀態。其形成,或因虛而生熱,或熱久致虛,或體虛兼患熱證。臨證證候與火熱證相同,其主症為煩熱,口渴喜冷飲,但服清涼瀉火藥不效或反加重,只有用滋陰養血生津,引火歸原,或甘溫除熱之法方效。如傷寒後期竹葉石膏湯證,陽明經病人蔘白虎湯證,口糜齦爛之甘露飲證及十味地黃湯證,咽痛之養陰清肺湯證等。

5.頭不痛項不強,便知非太陽證;但頭痛不項強也非太陽證,如項強痛反不惡寒,脈不沉,不可謂非太陽病。太陽病以頭項強痛為提綱。

6.結胸是傷寒誤用下藥而成的胸腹硬痛的證候,分為大、小、寒、熱、水、血、痰、食八種。其中胸腹不按自痛,按之更痛者,為大結胸;心下按之則痛,不按不痛者,為小結胸;兼不熱、不渴,小便清白,為寒結胸;兼煩渴便閉,為熱結胸;兼怔忡,頭汗,無大熱,揉之有水聲,為水結胸;兼漱水不咽,喜妄如狂,大便黑,小便利,為血結胸;兼脈滑喘嗽,為痰結胸;兼氣口脈大,為食結胸。

7.人蔘白虎湯之“背微惡寒”、“時時惡風”,非謂之表不解,乃因內熱太盛,自覺室溫較低而有背微惡寒或時時惡風之感覺。

8.胸背腰痛,皆有因痰者。痰者,痰飲也,為水溼不能吸收所致,脈多帶滑象。同時,痰飲在胃即嘔,在上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在肺則咳喘,在胸膈則滿悶短氣,鬱於經絡則麻木偏枯。若忽患腰背胸脅牽引痛,走而不守者,即可考慮痰。但痰與風要加以鑑別,從體質上、脈象上和患者每感痛處有寒涼重著的感覺等,稍加留意,不難辨認。

辨證心法

9.辨證要結合整個證候群進行綜合分析,不要單憑某一症狀。如傷寒的證候群和溫病的證候群好辨,假如單憑一“惡寒”症,究竟屬風、屬寒、屬溼、屬熱,如何能認清呢?因此,辨證一定要注意四診合參,綜合分析,方不致誤。

10.若表裡證俱在時,症狀是區別表裡多少的關鍵;虛實證俱在時,脈、色、腹診相結合是區別虛實多少的關鍵;但對大實如羸狀或至虛有盛候的患者必須按腹,若腹滿硬痛拒按則為實,腹軟喜按者為虛。

11.寒熱真假之辨別關鍵,一在於舌苔的乾燥與否,二在於口渴喜冷與否。真熱假寒,必見舌苔乾燥,口渴喜冷;真寒假熱,則舌苔多潤滑,口雖渴而不喜冷飲。當明辨之。

12.虛火上逆(炎)有兩種情況,一是陰虛,須用滋陰降火;二是陽虛(虛陽外越),須用引火歸原。陰虛水不濟火而致虛火上炎者,小便必黃赤,脈必兼數,兼見面赤、脣紅或口鼻出血、齒痛、齒衄等症;如系虛陽外越者,為陰盛龍雷之火浮越,亦現面赤、口渴、煩躁等熱象,但口雖渴而不欲飲,小便必清長,脈沉小兼遲或浮大無根(尤其須注意右尺之脈),更有下肢發涼的見症。二者性質不同,當明辨之,不可誤人。

13.傷寒是百病的基礎,傷寒之方,通治百病,善治傷寒者,雜證自易,確實如此。例如,承氣湯不是單純治傷寒的,當歸四逆湯也不是單純治傷寒的。曾用承氣湯治腹瀉、痢疾、失眠、昏迷、咳嗽、發熱、鬱證、蟲證、瘀證、痰證、火證、溼證等病證,均取得良效,特別是一些危急重證,用之更是得心應手,往往一劑承氣,即可救危難於既倒,使病人轉危為安。人用當歸四逆湯治療凍瘡,我曾用桃核承氣湯治療宮外孕均一一說明一個道理,即傷寒為百病之基礎,傷寒方通治百病,關鍵在於掌握傷寒每一方劑之功能、主治病證和應用規律,臨證運用,才會得心應手。

14.小兒之熱,如手心熱盛,多為腸胃積滯,每以保赤萬應散開洩之而愈;如手背熱,多系(或兼)表證,宜疏風清熱,發散清解之。

15.高熱證要注意其兼表、兼裡各個方面。兼表者,多無汗,間有惡寒;兼裡者,必大便祕,腹脹痛拒按。前者宜汗,後者宜下,看證無誤,才能取得效驗。

16.戰汗一症,多出現於外感熱病病程中,為邪盛正虛之時,突然出現戰慄,繼而全身汗出,是正邪交爭之象。有戰後脈靜身涼而愈者,此為正盛邪去,有戰慄而不汗出者,或戰而汗出不澤者,或戰而汗出太過者,均屬正虛之危象。若戰而汗出太過,來複湯、既濟湯可急用之;戰而不汗者,可啜溫水以助之,必要時可助以強心劑;汗不止,脈仍大者,以葡萄糖之類輔佐之。熱性病過程中,若突然肢冷、脈伏,即應考慮戰汗之顯蛔,做好救治準備。

17.溼,有寒溼、溼熱,有在表、在裡,有在上、在下之分,但都必須以溼為主,寒熱只屬兼證,居從屬地位。如若熱勝於溼,寒勝於溼,則不在溼證範圍。必須明辨其主次,這是診斷中的一個關鍵之處。

18.痰證,要辨別寒熱虛實。熱痰黃而口渴,溺赤,用竹瀝、膽星有效。若病垂危之喉間痰鳴者,忌之。此屬虛痰、寒痰之屬,因三焦火衰,土崩水泛所致,《醫學從眾錄》中風篇曾論及,可參閱之。

19.太陽頭痛大部分為後頭部疼痛,但根據臨床,也有前頭部痛者,因為太陽經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也,但必須具有發熱惡寒、項強脈浮等方能正確,因為這是感冒風寒的表證。

20.陽虛兼外感風寒者,宜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之。但要考慮夾雜的主次,是陽虛為主稍感風寒呢,還是外感為主稍兼陽虛。前者附子多用,麻黃用量宜少;後者,則按麻黃附子細辛湯原比例用之。如病情稍久,可改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必要時還須加入人蔘。所以臨床必須細心體會分析,方能用之妥當。

21.循衣摸床,撮空理線,也屬於肝風內動之範圍,有實有虛,從全身證候、舌苔脈象綜合分析,實者宜下,虛者大小定風珠之類可選用。

22.亡陽有二,一種為亡陽厥逆,一種為陽氣飛越。亡陽驚狂,臥起不安者,屬於後者。這種陽氣飛越,以陰虛不能潛陽者為多見,臨床見症,必須有脈數、喜冷之陰虛現象,如屬下寒迫陽上越者,必須從實際證候上體驗才對。

23.腹滿身重,難以轉側,有屬溼者,也有屬熱者。如陽明篇內白虎湯證,即有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必須綜合舌苔脈象及全身症狀分析,才能診斷無誤。

24.吐衄為熱傷陽絡所致,但熱須辨實熱、虛熱。如突然發病者,體壯實者,脈象有力者,夏季之時發者等,多為實熱,症見舌苔黃、口苦、便祕等,便為確據。另一種,久病者,或熱病之後期者,脈虛數者,或素有陰虛情況者,即應以虛火論治。

25.昇陽之藥,什麼時候可用呢?如帶證、崩漏、腹瀉日久,導致清陽下陷者。又治頭部之病,用昇陽藥的機會多,但腦充血者忌用。用藥方面,都要抓住它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才有把握。

26.喘無善證。喘之陳發者,以虛證為多。

27.費繩甫有一治胃火鬱結之案,甚佳,當細心留意體會。臨床上遇到口吐冷沫之症,當然應以寒斷之,可問題在於用溫藥而更盛,此時又不能用苦寒,所以滋胃陰以清胃火,實屬良法。但我們不能因為有此案而懷疑吐冷沫之症。開始用藥寒熱亂投,常致影響以後用藥,所以開始用藥不宜太亂,用量不宜過大,即是這個道理,當注意之。

28.消化性潰瘍,一般應採取芍藥甘草東加減治療。曾治一例,因其遇冷即發,用芍藥甘草附子湯好轉。所以,臨證用藥,不能拘於常法,而應細心辨證。

29.曾治一西醫認為是麻痺性腸梗阻之病人,經診為虛寒夾實之證,融合黃龍、溫脾、大承氣之意,一劑即減輕。再診,右脈稍有力,左脈沉,此為兼有鬱結,再加香附,一劑則梗阻現象基本解除。

30.痢疾初起兼發熱,多為表熱,葛根等為必用之藥。曾治一小孩,9歲,患暴發型痢疾,因兼表熱,給以葛根芩連東加銀花、連翹,一劑即熱退。一般如系熱痢、白痢,用白虎湯,赤痢用白頭翁湯(不兼表證)加減。便澀的加大黃以疏通之,亦為治痢之要則。

31.凡瀉證,瀉前即痛,瀉後痛止者,此為有夾實的徵象,治宜補中寓瀉。如系胃苓湯證,亦須少加入大黃、枳實方可。

32.曾遇一例再障貧血,審其證系肝氣鬱結,用逍遙散治之好轉。凡遇再障貧血,應從肝、脾、腎三個方面辨治。如脾的方面,血為水谷之精氣,由脾胃所化生,若脾胃傷,何以生?但導致脾胃受傷不能生血的原因又是什麼,需要進一步辨識,找準這個原因,即可治好。上述從肝論治用逍遙散,僅系一個方面。

33.曾治一失眠患者,多時不愈,診之發現下腹部有壓痛,考慮為瘀血,用桃仁、赤芍、棗仁、茯神等,予數劑,顯著好轉。此失眠即由於瘀血所致也。

34.痺證晝輕夜重者,陰邪在陰分也。遇風雨陰晦而甚者,此陰邪犯陽分之證也。得暖遇熱而甚者,此溼熱傷陰之火證也。體重者,為感溼之著痺證也。用散風除溼之行痺方而不效者,屬寒溼之證。痛處發紅,按之仍熱,為風化為熱之證也。

35.痺證,其在皮脈者易治,在筋骨者難已。五痺日久入髒,其人中虛者,難治多死;五痺日久,不見五臟痺之症狀者,為髒實不受邪,易治。

36.痺證大抵知痛知癢者易治,不痛不仁者難醫。入髒者死,留連於筋骨之間者,痛久難愈,留於面板之間者易治。

37.虛勞須分陽虛與陰虛,其共同點為盜汗、脈數、經閉、咳嗽等症,不同點為陽虛畏寒,不喜熱飲,陰虛畏熱,口乾口渴,喜飲,當辨別清楚。

38.數脈有虛有熱,數而無力為虛,虛勞之證脈皆數,其中數而有熱象為陰虛,數而無熱象為氣虛。臨證遇數脈,宜詳辨之。

39.大脈屬虛(大虛有盛候),當結合病史及臨床見症加以分析,如屬熱盛者,即白虎湯證的一面,當不難辨認。這種脈象,老年患者居多,或久病之後亦可見到,不論陽虛、陰虛都有,尤當細加辨之。

40.真武湯,用治喘證、咳嗽、氣短、心臟病等,辨證著眼點在於有水氣而屬寒性者,用之即效。本方為治陽虛不能化水而設,虛者應加人蔘,臨床如見浮腫不得臥,小便不利,畏涼喜熱,皆可用之。

41.烏梅丸證之特徵即上熱下寒,如發現嘔吐蛔蟲,心中痛熱,氣上衝胸,並有腹瀉,即屬此證,細心體會,不難辨識。久痢之寒熱夾雜者,亦可用之。曾治一膽道蛔蟲症,療效很好,但必須符合上述證候特徵,才會有效。

42.傷寒論小建中湯小柴胡湯條,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予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這兩種證候常易混淆,示人以腹痛脹之證候,須先分清這兩個方面,前者屬於虛寒,後者屬於肝氣不舒,即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之意,非叫人先用小建中試之,而後再用小柴胡也。

43.補中益氣湯治中氣下陷變生諸證,問題在於什麼是中氣下陷,我們如何去辨識它?只有辨清是中氣下陷,用之才效。如臨床見到久瀉、久痢、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崩漏不止、白帶日久而多、小便多而頻等,都可首先考慮是否中氣下陷,再審其全身症狀,必有倦怠懶言,多汗,氣短,脈虛,或大而無力,則不難辨識。

44.礞石滾痰丸主治頑痰怪證,應用目標為體格壯實,有熱,口苦,痰粘稠,便祕者,脈象必沉滑而有力,舌苔粘膩。至於控涎丹,為逐飲之劑,無此證之熱象,痰清稀者宜之。

45.升麻葛根湯,宜於麻疹將出未出之際,而伴有腹瀉者宜之。其表證常兼有目痛鼻幹不得眠,口稍渴。陽明熱甚者禁用。無下陷之機者,亦勿用。至於發斑者,宜犀角化斑湯,勿須透表。疹則必須透達,故多宜升散之劑。

46.月經痛連乳脹痛者,多屬肝經,兼腰困者,多屬腎。前者逍遙散加減,後者川斷、杜仲等選用,但臨床多混合出現,孰輕孰重,用藥當權衡之。

47.曾治一女性患者,嘔吐較劇,飲食入口即吐,伴有月經過多疾患,左脈沉,已20天,胃部尚有拒按、便祕。此病為肝鬱導致胃氣不降,為寒熱虛實夾雜之證。仿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之意,加半夏、當歸、大黃、旋覆花、代赭石等品,效果很好。

48.白帶一證,總的來說不外溼熱、寒溼鬱結幾個方面,問題在於我們如何辨其性質,這就需從全身症狀來鑑別。如兼胸滿、脅脹、噯氣、寒熱,脈沉弦(尤其左脈),即可考慮肝鬱的一面,同時肝鬱可影響心,又可影響脾,臨床務須隨機應變。例如,用逍遙散時,如有心悸失眠、血虛諸症之時,可合歸脾;有肝熱之徵時,宜加丹梔;如日久,又兼腎虛者,可合六味。必須是審證明確用之才有效,否則亂用妄用是不會有效的。

49.黃帶,為婦科常見的證候。傅青主有易黃湯的方子,然黃帶也有不同情況,究竟哪一種黃帶適用易黃湯呢?以藥測證,當為子宮有溼熱,兼脾腎兩虛者,可以用之。同時,不是脾陽虛而是脾陰虛的情況下可用,症見帶如濃茶,氣味臭穢,飲食減少,不喜燥熱,腰困帶多。

50.病情是複雜的,寒熱虛實常互動出現,臨床須在這些方面多留意。如曾治一婦女產後之病,表現為嘔吐、腹瀉、口苦、胃脘有壓痛,平素是虛寒體質,當然產後為虛,腹瀉為虛象,兼有體質偏寒,拒按為實,口苦為熱,證情是複雜的,給以人蔘補虛,乾薑溫中祛寒,半夏止嘔,大黃去其實兼清洩其熱,一劑即愈。

51.一產後病患者,系剖腹產,產後腹脹,經西醫檢查,為繼發性腸梗阻。經會診,發現兩個特徵:一是吐痰清稀量多;二是腹雖脹,無明顯拒按,鼓腸較劇,微熱。擬方二陳東加萊菔子、大腹皮、柴胡、桃仁、益母草等,服後即減輕。又治一例產後鼓腸,審證系瘀血,擬歸、芎、桃仁、乳、沒、腹皮、臺參,亦治癒。因無明顯寒熱,故藥亦不用溫涼之品。總之,必須抓住主要環節,用藥恰如其分,自然見效。

.

李翰卿(1892~1972)醫學家。字華軒,又名希縉。大同市靈丘縣沙坡村人。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第一任所長。1955年進行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宮外孕的研究,獲得成功,被評為全國十大醫學科研成果之一。1960年編著《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

李翰卿年譜

李翰卿字華軒,又名希縉。

1892年出生于山西省靈丘縣上沙坡村。

幼時在當地私塾讀書並隨舅父張玉璽學醫,其舅父為當地名醫。據云李15歲時已能單獨開方應診。

年輕時曾在家鄉任國文教員。

1919年被本縣推薦到山西省立醫學傳習所(川至醫專前身)應試,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於該處畢業後曾任舊山西陸軍(傅作義部隊)軍醫、軍醫長等職。

1922年應邀到太原"覆成堂"行醫.

其後,先後任李翰卿診所醫師、"太原紅十字會施診所"醫務主任、"太原紅十字醫院"副院長、體乾堂醫師,兼太原國醫公會執委。期間因其醫德高尚,善治危急重證,而被廣大群眾譽為山西四大名醫之一。

1946年任"太原中央考試處"襄試委員。

1949年太原解放後李翰卿將自己珍藏多年的萬有文庫一部,計1942冊圖書捐贈給國家,山西公學圖書室在6月19日的《山西日報》上刊登鳴謝啟事。同年下半年,太原成立了"中醫研究會",李翰卿被推舉為會長。

1950年任山西省總工會職工醫院、太原市工人療養院第二醫院醫師、醫務主任、副院長。

1952年"中醫研究會"改組為"太原市衛生工作者協會",李翰卿任中醫會長。

1954年任"太原中醫學會"會長。同年起歷任山西省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制定了"1956-1967年山西醫藥科學研究工作規劃",李翰卿任山西醫藥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56年8月加人中國共產黨。同年山西省中國醫學研究所成立,李翰卿任所長及黨總支委員。同年任中華醫學會山西分會副理事長。

1958年在黨校學習時結識了山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於載畿大夫,並從此與於載畿開始了治療宮外孕的探索,此後又與於載畿、藥朝昕、宋瑞荷等人共同組成中西醫結合治療宮外孕研究小組,深人展開了非手術療法治療宮外孕的研究與合作。

1959年任"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山西日報》1959年7月3日刊登)。同年8月起歷任山西省政協第二、三屆常委、委員。

1959年1月李翰卿所著《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內部印刷,該書是李翰卿"病證方藥醫學體系"實踐的第一步。在當時作為山西省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的參考資料小範圍流傳。

李翰卿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1960年在李翰卿指導下安植基、安邦煜、平全意等進一步充實整理《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為《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臨床使用經驗》,其手稿今存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1961年起計劃撰寫一本中醫治療疾病的實用臨床手冊性質的書,積累資料甚豐,幾經輾轉至今尚有277冊資料儲存在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1963年9月接待了北京中醫學院劉渡舟教師率隊的畢業班實習生一行20餘人。

1965年國家科委、衛生部組織以全國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教授為首的專家組對"非手術治療宮外孕"科研成果進行了鑑定,鑑定為"衛生部級科研成果",被譽為婦產科領域中西醫結合的典範,並拍成科教電影片放映。

1968年文革期間,所長之職被免,但"老所長"的稱.呼卻在老百姓口中一直流傳到今天。

1970年在京參加"全國中西醫結合衛生會議"期間,突然患腦溢血住北京醫院。住院期間周總理、錢信忠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過問其病情。

1971-1972年間在太原舉辦了兩期全國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宮外孕學習班,病重期間由朱進忠介紹了李老婦科的治療經驗。 1972年7月4日病逝,享年80歲。

#山西省中醫院超能團#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請相信,如果緣分十足,你一定會被治癒!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明日小寒 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