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本草蒙筌》:“專補陰衰,借性氣引達諸藥。善治腎損。”
《本草綱目》:“治腰腳痠痛。補心腎,益大腸。”
《醫林纂要》:“治骨蒸勞熱,吐血衄血,腸風痔血,陰虛血熱之症。”
《藥性歌括四百味》:“龜甲味甘,滋陰補腎。逐瘀續筋,更醫顱囟。”
《神農本草經》:“味鹹,平。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瘧,五痔,陰蝕,溼痺,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久服輕身,不飢。”
《本草新編》:“龜甲,味鹹、甘,氣平,有毒,陰中陽也。專補陰衰,善滋腎損,復足真元,漏下崩帶並驅,症瘕痎瘧鹹卻,傷寒勞復、或肌體寒熱欲死者殊功,腰背痠疼、及手足重弱難舉者易效,治小兒囟門不合,理女子溼癢陰瘡,逐瘀血積凝,續筋骨斷絕,補心輕身,益氣資智。”
《玉楸藥解》黃元御:“味鹹,性寒,入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瀉火滋陰,寒胃滑腸。燒研,敷、飲,治諸癰腫瘍甚靈。”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味鹹、甘,平,有毒。主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瘧,五痔,陰蝕,溼痺,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治頭瘡難燥,女子陰瘡及驚恚氣,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熱,傷寒勞復,或肌體寒熱欲死,以作湯良。久服輕身,不飢,益氣資智,亦使人能食。”
《飲片新參》王一仁:“龜板甲殼色黃,中剖有骨孔。鹹寒甘平。滋腎補陰,潛陽,續筋骨,治小兒囟門不合。”
《本草經集註》:“味鹹、甘,平,有毒。主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瘧,五痔,陰蝕,溼痺,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治頭瘡難燥,女子陰瘡及驚恚氣,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熱,傷寒勞復,或肌體寒熱欲死,以作湯良。久服輕身,不飢,益氣資智,亦使人能食。”
《得配本草》:“甘、微鹹、平。入足少陰經血分。通血脈,療蒸熱。治腰腳血結,及瘧邪成痞。”
《食療本草》:“主女人漏下赤白、崩中,小兒囟不合,破症瘕、㾬瘧,療五痔,陰蝕,溼痺,女子陰隱瘡及骨節中寒熱,煮汁浴漬之良。”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鹹、甘,性平,無毒,入心、脾、肝三經。主陰虛不足,骨蒸勞熱,癥瘕瘧疾,五痔陰蝕,四肢重弱,血麻痺風疾,產前後痢疾,驚恚氣心腹痛,傷寒勞復,肌體寒熱欲死,小兒囟門不合及頭瘡,女子赤白漏下及陰癢,逐瘀血,續筋骨,催生益智。自敗者更佳。酥炙用。
龜甲稟壬癸之氣而生,其補陰也甚捷,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併入之。骨蒸云云等證,靡非陰虛所致,用此主之,不亦宜哉?
《本草經解》葉天士:氣平,味甘,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瘧,五痔陰蝕,溼痺,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久服輕身不飢。
龜甲氣平,稟天秋收之金氣,入手太陰肺;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陰脾;北方之神,介蟲之長,性復有毒,稟陰寒之性,入足少陰腎經。氣味降多於升,陰也。
脾統血,脾血不統,則漏下赤白;其主之者,味甘益脾也。瘧而至於有癥瘕,溼熱之邪,已痼結陰分矣;龜甲陰寒可以清熱,氣平可以利溼,所以主之也。火結大腸則生五痔,溼濁下注則患陰蝕;肺合大腸,腎主陰戶,性寒可去熱,氣平可消溼,所以主之也。
脾主四肢,溼勝則重弱;龜甲味甘益脾,性平去溼,溼行,四肢健也。腎主骨,小兒腎虛則囟骨不合;其主之者,補腎陰也。
久服益腎,腎者胃之關,關門利,能去脾溼,所以身輕不飢也。
二、現代研究
成分:主含動物膠、角蛋白、骨膠原蛋白、膽甾醇、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甾體類、維生素等。
作用:本品有增強免疫功能、興奮離體和在體子宮、解熱、補血、鎮靜等作用。
【備註】關於龜板與龜甲。1985年版《中國藥典》以前均以“龜板”為正名,藥用其腹甲。1990年版改為“龜甲(龜板)”,背甲及腹甲均入藥用。1995年版去掉了“(龜板)"直接用“龜甲”為正名,以後歷版《中國藥典》均從之。在古代本草中,龜之背甲與腹甲皆入藥用。如《本草綱目》在“龜甲”條下曰:“古者上下甲皆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