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改變。本病屬於中醫學胃脘痛、痞滿、胃痞等範疇。中醫學認為,其病因不外乎外邪侵襲、情志不遂、飲食傷胃及稟賦不足等,病變機理多認為是脾氣虛弱、胃陰受損、肝氣犯胃和脾胃溼熱等,治療多采用健脾益氣、滋養胃陰、清熱化溼、疏肝和胃等方法。慢性胃炎的病位在胃,而胃病的致病原因不外乎外感六淫之邪,內傷飲食情志。因胃為水穀之海,故飲食因素就成了胃病的第一致病因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則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氣不能下降,脾胃之病由是而生。

而情志因素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憂思傷脾,惱怒傷肝,脾為之虛,肝為之實,肝氣乘脾犯胃,發為本病。據臨床所見,慢性胃炎的反覆發作多與情緒關係密切。從中醫理論講,肝主疏洩,脾胃的受納消化食物的功能與肝的疏洩有密切關係。一方面肝的疏洩功能使氣機條暢,有助於脾升胃降的協調,為脾胃的運化功能創造良好的條件。如果肝的疏洩功能異常,不但影響脾的升清,而且也能影響胃的降濁;另一方面,肝能生成膽汁,以助飲食物的消化,而膽汁的分泌又直接受肝之疏洩功能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肝有調暢情志的作用,而各種疾病均與情志有密切關係。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氣機條暢,對情緒刺激的耐受性就高,乃能使氣血和調,心情舒暢,百病不生。由以上分析可知,作為慢性胃炎的兩個長期刺激因素,飲食和情緒在其發病中就顯得非常重要。

六淫之中,與脾胃關係最為密切,最為纏綿難解者,莫過於溼邪。脾為陰土,胃為陽土,溼邪在五行中也屬於土,溼土之氣,同類相召,故外來之溼邪,最易侵犯脾胃,而脾胃運化失常,也最容易產生內溼。並且溼性粘滯,其為病多纏綿難愈,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溼為陰邪,留滯於脾胃,最易阻遏氣機,影響脾胃的升降而發生疾病。若溼鬱日久,則易化熱,溼熱相合,如油入面,極難分解,治療起來也就頗感棘手。正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上焦篇》“溼溫、寒溼”條所說“溼為陰邪,自長夏而來,且其性氤氳粘膩,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溫熱之一涼則退,故難速已。”由此可見,在慢性胃炎的發病中,飲食、情志、溼邪就成為了三大主要因素,因此對於慢性胃炎的病因治療,必須針對這三種因素方能取得好的療效。

  能夠同時針對以上三種病因者,則非柴平湯莫屬。本方用小柴胡湯疏利肝膽,調暢情志,用平胃散化溼和胃消食,溼去食消則脾胃自健,情緒舒暢則病無反覆。柴平湯不僅恰如其分地針對了這三種致病因素,而且方中的人參、炙甘草、大棗還有健脾益氣的作用,也照顧到了疾病後期脾胃氣虛的病機,可以說對於慢性胃炎起到了祛除病因,兼顧病機,祛邪與扶正並舉的效果。因此,該方就成了劉老治療慢性胃炎的常用方劑之一,並常常取得較好療效。

  病案舉例:沈某某,男,48歲,患慢性胃炎多年,其人體肥而多鬱,喜啖肥甘,消化不良,食後脘痞,時嘔酸苦,胸脅苦滿。切其脈弦,視其舌苔白膩而厚。透過脈症分析,辨為肝鬱胃溼,中焦氣機受阻所致。方用柴平湯。

此方服至7劑,則病減大半。囑其“少葷多素,遇事不怒”,繼續服藥,將息而瘳。

9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第一礦工順利升井,黑暗下如何保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