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難醒,茶醉難眠。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酒醉的經歷,酒醉是酒精對人體神經系統產生刺激所引起的不良反應,
同理,茶醉是茶葉中的某些物質對中樞神經產生刺激作用,引起中樞神經興奮,造成人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
使得人體內酶的活性不正常,導致代謝紊亂,從而引起血液迴圈加速、呼吸急促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是喝茶後導致人體血糖降低,繼而引起人體感覺全身無力,使人難受的症狀。
茶中又不含有酒精,為什麼會醉人?茶醉是怎麼發生的呢?
沒錯,茶葉中確實不含酒精成分,但茶葉中富含能夠刺激神經中樞的咖啡鹼和氟化物。咖啡鹼對人體的神經中樞具有興奮作用。
飲用過濃或過量的茶,都會使得大量的咖啡鹼攝入人體中,咖啡鹼攝入過量,常出現感覺過敏、失眠、頭痛、噁心、站立不穩、手足顫抖、精細工作效率下降等不良反應。
醫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夠一次性服用咖啡鹼的最大限量為0.65g,超過這個量,就會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危害。
如一般的普洱茶生茶中咖啡鹼含量高達1%-2%,同時咖啡鹼含量的多少由茶葉的品質決定。
一次性大量飲入普洱茶,就會攝入大量的咖啡鹼,對人體中樞神經產生的刺激也相對增大,人體產生不良反應的概率也隨之增加,茶醉的機率也就變大。
此外,茶葉中的氟化物也是引起茶醉的重要物質。雖然氟是人體結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但過量的氟在人體內堆積,會引發慢性中毒。
飲茶時,氟攝入過量主要表現為:牙齒變色和缺損,四肢脊柱骨骼和全身關節疼痛,全身無力。嚴重時會使得肢體功能發生障礙,骨骼和關節變形甚至癱瘓。
茶醉嚴重者會出現肌肉顫抖,心率紊亂,甚至驚厥、抽搐,這些現象是中樞神經系統發出的求救訊號,出現這些現象時,應當立即送醫搶救,否則會危及生命安全。
生活中,酒醉常聽,但茶醉卻少見。那是因為酒和茶在生活中充當著不一樣的角色,從表現形式上來講,酒屬豪放,茶屬婉約。
從古至今,大碗喝酒是豪邁,兄弟情深講究一口悶等等;而喝茶從古至今都是細品少飲,講究茶飲半杯滿等等。
而席坐間,也常聞勸酒,卻少見勸茶。所以,酒醉比較常見,而茶醉比較少聞。
此外,每個喝茶的人體質不一樣,體感強弱不一,神經中樞對咖啡鹼以及氟化物的感應度和承受度不一樣,所以茶醉的人也就較少。
那麼,哪些人比較容易出現茶醉呢?
第一類,空腹喝茶的人。空腹喝茶時,茶葉中的咖啡鹼等物質對腸胃的刺激會增大,對中樞神經的刺激也會隨之加強。
第二類,飲入過濃或過量茶湯的人。過濃或過量的飲入茶湯,會使得咖啡鹼和氟化物大量攝入人體中,攝入過量時會引起茶醉。
第三類,平日裡很少喝甚至不喝茶的人。這樣的人,身體中的神經系統對茶葉中的咖啡鹼和氟化物的適應性低,喝茶後,容易產生茶醉。
第四類,常喝高度發酵的熟茶卻突然喝生茶之人。熟茶中咖啡鹼、氟化物的含量要較生茶中少很多,對神經中樞的刺激並不會像生茶般強烈。
喝習慣了熟茶的人,突然喝生茶,神經系統並不會迅速適應較高的咖啡鹼和氟化物的攝入,因此,比較容易出現茶醉。
世間萬物相生相剋,既然有茶醉,自然也有解除茶醉之物,那麼該用什麼來解呢?究其根源,茶醉是血糖降低引起的身體不適,
所以喝點糖水,吃一些甜食,適當攝入糖量使得身體內的血糖上升至正常狀態,即可解除正常的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