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腰痛病人越來越多,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80%以上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過腰痛,發病率在慢性病中僅次於呼吸系統疾病和冠心病,位居第三。由於腰痛有很多種型別,因此不同型別,應採用不同方法來防治。
受寒腰痛,拔個罐子最有效進入寒冬,很多人腰疼的毛病就犯了,腰部冷痛難受、轉側不利,遇陰雨天氣疼痛加劇,臥床休息也不緩解。這類腰痛,中醫裡的稱法叫“寒溼凝聚”。
對於受寒引起的疾病(不僅僅是腰痛)而言,刮痧和拔罐是非常好的家庭治療方法,如果能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使用,效果會非常明顯。
在腰背部肌肉豐厚的部位,塗少許刮痧油或者紅花油,然後用刮痧板反覆刮10-15分鐘,注意如果腰疼的很厲害則患處不要太用力,以出痧為可。然後用火罐在出痧多、顏色較重的地方拔罐,留罐5-10分鐘即可。
腰痛治療時除了在腰部痛點處進行緩慢輕柔的自我按揉外(注意一定要慢、輕,但是按揉時間要長,直到患處發紅發熱為止),還可以選用灸命門、搓大椎的方法來處理。
命門:位於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屬督脈。取穴時一般要採用俯臥的姿勢,在後背的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對這個穴位我們不採用點按的方法,而是選用艾灸法,灸5-15分鐘,區域性紅熱即可。
大椎:低頭時,摸到頸後最突起的高骨,在這塊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這裡是人體所有陽經匯聚之處,陽氣聚集。推薦用手掌搓熱頸後的大椎穴,或者進行艾灸,以皮膚髮熱發紅這度,幫助振奮陽氣,抗禦外邪。洗熱水澡時,用熱水多衝衝這個部位,也會達到一定的效果。
喝酒吃肉可能引發溼熱腰疼
正所謂“不通則痛”,中醫認為,絕大多數痛證都是由“氣血不通”所導致的,當溼熱之氣阻礙了人體的經絡,就會產生疼痛。診療時要從每個病人自身的體質、身體健康狀況、平時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等等綜合考慮,就是因為同樣的“不通”,卻有百樣的誘發原因,和寒冷一樣,溼熱阻塞也是一個因素。而腰部作為人體經絡的集合之處,氣血阻塞的情況會更加明顯,其後果也更加嚴重。
按揉膽經穴位陽陵泉和胃經穴位豐隆,去除體內溼熱。
委中穴刺血拔罐。用三稜針在委中穴附近尋找明顯的淺表靜脈,消毒後點刺出血,再拔罐以增加出血量,洩熱通經,效果立竿見影。但如果你掌握不好刺血方法,可以用梅花針在委中穴區域性重手法叩刺一會兒,待區域性滲血再拔罐,效果也差不多了。
外傷腰痛,血海合谷外傷腰痛,一般都是扭傷、拉傷、甚至跌倒、受擠壓後所形成的腰痛,痛的地方非常固定,好像針扎、錐子扎一樣的點狀的疼痛,影響肢體的活動,嚴重的患者可伴有血尿,白天症狀不明顯,到夜間就會加重。
點按穴位
血海:在大腿內側,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取穴的時候需要屈膝,最好有人輔助取穴,輔助的人用左手掌心按於患者右膝髕骨的上緣,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處就是血海穴。
合谷:將手掌伸直,拇食指分開,在第二掌骨的中點邊緣處取合谷穴。將另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沿第二掌骨中點骨邊用力按下,持續一分鐘,此時會感覺到明顯的酸脹或痠痛感,甚至會向手指或手腕部放散。如未止痛,放開手指十秒鐘後再持續點按一分鐘,如此反覆,直至疼痛減輕。
針對白領們的腰痛保健灸命門穴:命門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與前面臍中(神闕穴)相對。用艾灸法,灸5-15分鐘,區域性紅熱即可。
揉腎俞穴:腎俞穴在命門穴兩側各1.5寸。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按揉,或兩手叉腰,以食指和中指按揉穴位2-3分鐘。
按揉委中穴:《鍼灸大成》中說:“腰背委中求”。每天按揉此穴,可舒筋活絡、解痙止痛。
捶腰骶:兩手握拳,有節奏地輕輕叩擊腰部脊柱兩側到骶骨2分鐘。
擦腰:兩手搓熱,以掌面緊貼腰部脊柱兩旁,上下反覆摩擦腰部兩側2-3分鐘。
程氏鍼灸之梅花針配合拔罐治療腰背部損傷腰部轉側困難,屈伸不利——中醫診斷為痺證。傳統醫學認為這是由於腰背部外感風寒溼之外邪,而致氣血執行不暢,經脈受阻所致。以梅花針為主配合拔罐治療,主要叩刺患處(阿是穴),並沿膀胱經走向從上至下進行叩擊,叩擊時可稍微加大力度,使患處少量滲血,然後在患處拔罐3-5分鐘即可明顯改善腰疼症狀。對於慢性損傷的患者,每週治療3-5次為一療程,持續1月後腰背痛可明顯減輕,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