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高血壓

人迎穴

【定位】人迎穴位於人體頸前,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取穴時要採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勢,人迎穴位於頸部,前頸喉結外側大約三釐米處。

【主治】此穴位屬足陽明胃經,具有清咽利膈、消腫散結、疏調氣血的作用。主治高血壓、咽喉腫痛、氣喘、瘰癧、癭氣。

【按摩方法】配大椎穴、太沖穴治高血壓。首先用中指按摩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的大椎穴2分鐘,接著以食指指腹按揉人迎穴1分鐘,最後按壓手部的合谷穴20次。

【其他】長期按摩人迎穴,對咽喉腫痛、氣喘、高血壓具有良好的療效;經常用手指按壓人迎穴,還有利於增進面部的血液迴圈,能夠使臉部的面板緊縮,並且可以去除雙下巴。

2、糖尿病

然谷穴

【定位】位於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正坐或仰臥位,在足內側,先找到足內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這個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

【主治】具有升清降濁、益氣固腎、清熱利溼的作用。多用於咽喉腫痛、咳血、消渴(糖尿病)、月經不調、陽痿、陰挺、陰癢、遺精、臍風口噤、足跗腫痛等。堅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很好的緩解糖尿病的各種症狀。

【按摩方法】首先要準確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當大拇指按下去的時候,穴位周圍乃至整個腿部的腎經上都會有強烈的酸脹感,但隨著手指的放鬆,酸脹感會馬上消退。等酸脹感消退後,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複10~20次。雙腳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給自己做,則兩個穴位可以同時進行。

【其他】此穴具有增強脾胃消化的功能。推拿然谷穴,可以讓人很快產生飢餓感,同時還能治療過度飲食後的不適,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總之,每天堅持推拿然谷,能讓人的胃口長開、腸道常清。

3、高血脂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取穴技巧:站位彎腰,同側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其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處。

【主治】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寧心安神、疏通經脈、降脂的功效。主要用於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痺、洩瀉、便秘、痢疾、高血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贏瘦。

【按摩方法】

A、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B、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時,也會產生一定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反覆運算元次即可。

C、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經典的保健方法。民間即有諺語“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之說。《針灸真髓》曰:“三里養先後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故稱長壽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預防衰老,對結核病、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對體質虛弱者,尤其是腸胃功能不好,抵抗力減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強體質。對足三里施灸時,取清艾條一根。將其點燃後,靠近足三里燻烤,艾條距穴位約3釐米,如區域性有溫熱舒適感覺,就固定不動,每次灸10~15 分鐘,以灸至區域性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

4、冠心病

內關穴

【定位】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凹陷處。將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個手指併攏,把三指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離腕橫紋三個手指的位置,就是內關穴。為說明確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頭,攥完拳頭之後,在內關穴上,有兩根筋,實際上,內關穴就在兩根筋中間的位置。

【主治】本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主治心、胃、心包絡疾患以及與情志失和、氣機阻滯有關的臟腑器官、肢體病變;現代常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等。

【按摩方法】用力不停點按揉內關穴,每次3分鐘,間歇1分鐘,能迅速止痛或調整心律。按時要稍用力,否則就難以達到治療作用,同時,還要配合揉法以加強刺激,增強效果。

【其他】

內關穴又善治胸痛、脅痛、胃痛、心痛、結胸、反胃、胸脘滿悶、脅下支滿、腹中結塊以及瘧疾等,一旦感覺胃不舒服,就輪流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另一隻胳膊的內關穴,經常是在胃疼得要命的時候,透過按揉內關穴,便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實,保養胃其實特別簡單,就是經常按揉內關穴。可以利用坐車或者看電視的時間按揉內關穴。

10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私處瘙癢奇癢難忍?在中醫裡算啥病?中醫認為啥原因導致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