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9》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續上升。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風溼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
有專家稱,無論是動脈還是靜脈,是大血管、中血管還是小血管,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引起的症狀不一樣。血管堵塞百分比的數值不與具體疾病的症狀存在對應關係,很多人的症狀都是非典型的心梗症狀,多數症狀既不是心腦血管問題,也不是血管狹窄程度。也有的人甚至可能會把並不嚴重的症狀當成血管堵塞的徵兆,而有些心梗的不典型症狀反而誤認為某些疾病。
咽部發緊不適,檢查發現心肌梗死
1月23日中午12點,患者吃飯時再次發作咽部發緊、喘不氣,大汗淋漓、全身溼冷。家人一看患者的狀況,感覺病情比較嚴重,估計可能是心臟病,馬上撥打了120,並讓患者躺在沙發上,等待120。
期間,家人給患者測量血壓,顯示90/56mmHg,沒有給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因為家人瞭解硝酸甘油的作用,可能會降低血壓。但擔心如果做了錯誤的搶救,可能會加重病情,只好焦急地等待120急救車。
醫生趕到後急救,心電圖提示下壁心肌梗死,於是馬上給予藥物。但在120送往醫院途中,患者突然意識喪失,心電監護提示室顫,立即200J電擊除顫,患者心跳恢復。患者到醫院後,心臟造影顯示心臟的一個大血管根部完全閉塞,隨後球囊擴張狹窄,並植入支架,血流恢復正常,患者轉危為安。
醫生稱,咽部發緊是心肌缺血心絞痛引起的症狀,患者並不清楚為啥,還以為嗓子發炎。患者心肌梗死發生前,多次發作性咽部發緊、喘不過氣,活動後、上樓後、快走後就會發作,這是典型的心絞痛表現。而心絞痛並不都是心臟部位的疼痛,心絞痛有很多表現,咽部發緊也是心絞痛,只是表現有些模糊,人們不易識別,每一次心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發生前的一次警報。
心絞痛的表現形式多樣
心絞痛是心血管狹窄導致的心肌缺血發作,心絞痛一般持續2-15分鐘,最多見的是3-5分鐘左右;發作時很難受,緩解後就如常人。有的人心絞痛持續了超過15分鐘不緩解,或持續心絞痛,可能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完全堵塞,從而心臟血管遠端失去了血流,引起心肌壞死,或心衰,或心律失常,或猝死。
心絞痛最常表現為胸痛或心前區疼痛,但也有一部分表現為頭疼、牙疼、咽部發緊、後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等等,或者胸悶憋氣、大汗淋漓、眼前發黑等,都可能是心絞痛。這些症狀的心絞痛,發作時間2-15分鐘,多在活動、運動、勞累、勞動等等情況下發作。有的人多在上樓或快走期間發病。如果心絞痛不能適時緩解,可能會發生心肌梗死。
血栓堵塞的血管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狀有差異
心梗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堵塞,引起堵塞的原因有多種,最常見的是動脈硬化引起血管狹窄,有些人沒有動脈硬化也可能受到刺激引起血管痙攣而收縮閉合,腦血管、心臟血管、下肢血管等堵塞的症狀是明顯不同的。在醫學上,即便明確了堵塞部位是腦血管,在腦中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也會引起截然不同的症狀和體徵。
在臨床上,血管堵塞百分比是指血管狹窄的內徑。一般來說正常內徑狹窄為70%左右可表現出症狀,而內徑狹窄在90%以上則會嚴重影響血流,很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因此,很多專家認為,血管內徑狹窄70%以上,需要植入支架治療。
有的症狀是非典型或非特異,有的症狀不是心血管病變
因血管堵塞會導致血壓升高、頭暈麻木、記憶力下降、甚至心肌梗塞這些症狀,這些都是非特異性的血管堵塞症狀,有些症狀不是心血管病變引起,也不是腦血管,因為很多疾病可以有相似的部分症狀,如頭暈,高血壓可以出現頭暈,低血壓也會出現頭暈,很多腦血管病、耳部疾病、眼科疾病、頸椎病等也都可以引起頭暈,但不能認為患者有頭暈出現就得了高血壓,需要檢查排除相似症狀的疾病。
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狹窄小於50%很少引起症狀,血管狹窄超過50%在一定的活動量下就會因心肌供血不足出現胸痛、胸悶等症狀,血管狹窄越嚴重,症狀也越容易出現。但是,一些高齡老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症狀不典型或很輕微,甚至可以無明顯症狀,表現為隱匿性心肌缺血。而且症狀的有無、輕重程度還受多個因素的影響,比如服藥、血管發育異常、運動量、耐力等。如果出現了這些不典型症狀,需要及時就診排查。
不良的生活因素可能誘發心肌梗死發生
心肌梗死的本質是心肌缺血導致的心肌壞死。最常見的病因是血管內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栓堵塞了心臟血管。
臨床研究發現,父母在55歲前發生過心肌梗死的人,高齡人群,吸菸、酗酒、久坐不運動、肥胖、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大、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等,這些誘發因素越多,就越容易形成斑塊,越容易導致心血管狹窄。
隨著年齡的增高,斑塊逐漸加重,在寒冷、激動、吸菸、酗酒、暴飲暴食、劇烈運動、情緒低落、暴躁發脾氣等等情況下會誘發斑塊破裂形成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