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糖尿病作為一種營養過剩引起的疾病,隨著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病因多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身體中的糖分不能被吸收,導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

最近幾年全球糖尿病發病率急速攀升,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調查資料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累計有4.28億左右,其中有近1.3億例發生在我國。

那麼糖尿病要怎麼預防呢?

陳灝珠院士出生於香港,我國著名的心腦血管科專家,任上海心血管研究所所長,為我國心血管領域培養了大批人才。

關於預防糖尿病,陳院士曾在訪談中作出過分析:糖尿病作為一種“富貴病”,其根源在飲食;其治理在症狀;其養護在日常習慣,從三個方面入手,或能有效預防糖尿病。

一、飲食:日常3種美食,或是糖尿病幫兇,儘量少吃點

◆ 紅燒肉

紅燒肉是我們家庭中經典的家常菜之一,由豬五花加入冰糖、香料、醬油燉制而成,其口感軟糯、口味鹹香,是深受國人喜愛的美食。

對於糖尿病患者,或是血糖較高的人,這種美食要儘量忌口,紅燒肉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糖,若是糖尿病患者和血糖高的人攝入,會增加血液中糖分含量,甚至加重病情。

◆ 糕點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一些餐後小零食和代餐小零食深受上班族的喜愛,例如紅豆糕、麵包、蛋糕等。

但是這種食物製作時,需要大量的白糖和麵粉,小麥麵粉被稱為是優質碳水,攝入後會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糖分。

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糖分代謝、吸收紊亂,攝入過多糖分會增加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增加糖尿病發生的風險。

◆ 醃肉

醃肉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例如臘肉、鹹魚,在肉類表面抹上一層食鹽,經過時間沉澱、發酵,產生出獨特的口味。

因為食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世衛組織(WHO)推薦每天攝入的鹽分應該在6g左右。

若是經常食用這種鹽分含量較高的食物,容易引起水鈉滯留,對血管內壁產生刺激,血管壁發生腫脹,血壓短時間升高,容易誘發血管併發症,例如腦梗、心梗,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二、症狀:糖尿病將要“到訪”,身體早有“預警”,別大意

我國糖尿病雖然累計已有1.3億左右,可是糖尿病的診斷率卻只有30%左右,這說明10個患者中,只有3人知道自己患病。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明顯,即便如此,糖尿病也不是無跡可尋,身體出現以下異常時,可能糖尿病即將到訪。

○ 頭痛、頭暈,聽力、視力驟降;

○ 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下降;

○ 四肢麻木、不協調,小腿頻繁抽筋;

○ 面板瘙癢,尿液泡沫多。

三、習慣: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或有助於糖尿病的預防

1、堅持鍛鍊

運動有助於血液迴圈,能夠促進對體內糖分的消耗,並且能夠燃燒脂肪、提高解毒效率,有助於減少血液中有害物質的含量。

運動時,糖尿病患者應該儘量減少運動量,每天堅持半小時即可,可以選擇太極、瑜伽、伸展運動等比較緩和的運動。

2、早睡早起

保持良好的作息,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

醫學上認為,晚上睡覺時,身體中的代謝器官能夠更高效地代謝脂肪、排毒,有助於減少血液中的糖分和有害物質含量。

並且睡覺的時候,身體大部分器官處於休息狀態,若是經常睡懶覺,身體機能不能有效運轉,會嚴重威脅到身體健康。

比較合理的作息時間應該是,晚上10點準備睡覺,11點左右進入熟睡狀態,早上6-7點起床。

10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解讀白細胞升高,不只是細菌感染!還有8個元兇,不排除嚴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