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頸椎問題是困擾現代職場人和老年人的常見病。
而目前針對頸椎問題卻沒有很好的特效方法。市面上常見的頸椎儀主要是以“加熱”和“按摩”為主,因為達不到一定的作用深度而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新品釋出 頸椎福音-“頸舒通”今年1月9日,中山旦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特別針對頸椎亞健康的光學治療儀——“頸舒通”為廣大頸椎亞健康患者帶來了福音。
“頸舒通”使用中山旦邦獨家的“深痊光光療技術”,這一技術是復旦大學劉木清教授20年來的科研成果,經過復旦大學資訊學院光生物實驗室實驗驗證,真正掌握了光電核心技術理論,這是劉木清教授團隊又一項國內尖端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壁壘。這是此類技術首次在千元級的家用光療儀上得到應用。
190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被授予丹麥醫學家奈爾斯·賴博格·芬森,芬森採用紅光療法治療天花及狼瘡病人,病人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也未留下常見的麻點,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光療才真正意義上成為一種正式的醫療手段。1996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光療用於臨床。1997年,FDA又將光療列為腫瘤治療的五類基本方法(手術、放射、化學藥物、光動力、生化免疫治療)之一,開始常規化應用於臨床。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被授予了這一光電領域的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而中國在光療領域近乎一片空白,價值上百萬元的光療裝置只能依賴進口。
頸舒通的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不僅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技術空白,更透過“高科技產業化”實現全面落地,及時響應“十四五健康中國”政策的推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