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穴是位於腹部,肚臍左右兩側三指寬處。取穴時仰臥,肚臍旁開3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該穴。此穴出自《靈樞.骨度》屬足陽明胃經,大腸之募穴。還有其他7種別名:長溪穴,谷門穴,長谷穴,循際穴,谷明穴,補元穴和循元穴。
天樞穴的含義指募集氣血上輸大腸經。此穴為天星名,即天樞星,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連線為北斗二天璇星,右連線為北斗四天權星。該穴之名意指本穴氣血的執行有二條路徑,一是穴內氣血外出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二是穴內氣血循胃經執行。本穴氣血物質來自二個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門穴二穴傳來的風之餘氣,其二是由氣衝穴與外陵穴間各穴傳來的水溼之氣,胃經上、下兩部經脈的氣血相交本穴後,因其氣血飽滿,除胃經外無其它出路,因此上走與胃經處於相近層次的大腸經,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輸送,所以取名為天樞穴。
艾灸天樞穴可以調理脾胃、理氣健脾、通經活絡。主要調理以大腸為主的腸道病,急性或者慢性病症都有所效果。在中醫學上,艾灸此穴可以治療便秘、腹瀉、細菌性痢疾、腹痛、腹脹腸鳴、嘔吐、虛損勞弱、傷寒、中暑嘔吐、急性闌尾炎、月經不調、不孕等。在現代臨床運用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闌尾炎、腸麻痺、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病症。
現代人由於飲食不規律、愛吃油膩等原因,經常會引起消化不良或排洩不暢的現象,如便秘、腹瀉、腹痛等,不僅對健康不利,情況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工作、學習。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艾灸天樞穴,能夠有效刺激並調整腸胃的蠕動,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穴位療法中,艾灸療法最為有效。無論是養生保健,還是調理治療,都可以經常艾灸。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期間不應著風受涼,應保持平和情緒。飯飽酒後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後毛孔舒張,故半小時內不宜洗澡,避免寒氣趁虛而入。艾灸一向講究循序漸進,堅持就會有效果。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使用按摩或刮痧療法。中醫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們國人共同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