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人知醫 | 天下少病

張女士哮喘不適十多年,每天夜裡發作,每次噴藥才能緩解。用針10 餘次後,哮喘症狀得到很大程度改善。此後十天半月扎針調理一下,除了過度勞累或者受涼時偶爾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平時已基本不需噴藥或服藥。前幾天忽然跑來找我,說這兩天又“噴藥”了。症狀穩定大半年了,怎麼會出現這情況?

問她有沒有勞累,沒有;有沒有受涼,也沒有;有沒有受其他刺激,還是沒有。張女士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從接觸黃帝內針以後,生活習慣改變很多,不僅很注意一些細節,而且還很注重保養,前陣子還特地做了幾次艾灸。問不出所以然,繼續隨證治之。張女士忽然說,會不會做艾灸時受涼?我有些奇怪,大夏天做艾灸時怎麼會受涼?做完後不注意空調啥的倒是有可能。張女士說:“會啊,做艾灸那地兒太熱,開著空調啊。”艾灸本來是件好事,但這艾灸的地方開著空調施灸,對於像張女士這樣的患者,是“治病”還是“致病”呢?

忽然想起前兩天一個朋友跟我說,幾乎從來不感冒的她,這次也莫名其妙中招了,頭重、流涕、發燒、伴有咳嗽。我說:“是不是空呼叫多了?”她說:“還好,一直這樣子啊。”然後她跟我說:“心裡覺得有點疑惑的是,前兩天有朋友來幫我刮痧,在空調房間裡有點受涼,會不會是這個引起的?”會不會是這個引起的,也許不是必然因素,但在空調房間刮痧,一邊是把身體給開啟,一邊是把“涼氣”放進去,這好像不是一箇中醫人的理念。艾灸、刮痧等本來是一些很好的中醫診療方法,但是這樣一些輕率甚至是糊里糊塗的應用,對於有些患者來講,可能倒過來成為一種傷害。

前幾天來了一位女性患者,大約40多歲,自述眼睛乾澀、喉嚨不適、頭昏、失眠。這個患者的精力看上去十分“旺盛”,但是患者自己覺得身體上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我一邊施針,一邊跟她細細交流。這個患者雖然是第一次扎針,微微有點緊張,但是對於中醫卻不併陌生,平時很注意養生保健,整個夏天都在做三伏灸,一個多月下來,原來的一些不適症狀有了改變,但最近也給她帶來現在這些煩惱。這個患者是不是適合三伏灸,我不是很了解,但患者當下這個狀態,以過猶不及而言,明顯有些太過。一番用針後,患者的氣機漸漸歸於平和。患者說:“整個人好舒服,那些不適症狀好像不見了。”前幾天還有一箇中年女性患者,因為眼睛不適來扎針。第一次用針時,每一針跟患者都很難形成互動。細看患者的膚色,又青又黃,好像少了正常的那份鮮活與潤澤,手臂摸上去也是溼溼的、涼涼的。我以為這個患者平時不喜愛運動,不料這個患者說經常去游泳。用針不久,患者的兩個手掌密密麻麻全是“細汗”。我問患者:“扎針時緊張嗎?”患者很淡定地說:“不緊張。”第二次用針後,患者的臉色轉了過來,眼睛的不適症狀也有了變化。第三次針治時,患者的臉色明顯有了紅潤和光澤,肌膚也感覺柔和許多,患者說不僅眼睛的變化比以前明顯,整個身體也感覺舒服不少。實際上,後續兩次用針,我並沒有去在意患者眼部的不適症狀,而是努力在調整患者身心的陰陽平和。我跟患者說:“游泳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方法,但這個方法並不適合每個人,至少,未必適合當下的你。”

健康的觀念漸漸深入人心,但是健康的方法是不是適合現在和未來的自己,或者說一個正常的保健方法,怎樣因時、因地、因人來正確、合理使用,從這幾個患者所遇到的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OMG!!!喝個水都能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