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記憶體在著粘膜免疫系統,其對病原體和無害共生菌以及食物抗原提供平衡反應,從而限制不必要的炎症及其引起的組織損傷。然而病毒和細菌感染會干擾對膳食抗原的耐受性,因此傳染性腸胃炎是IBS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近來有研究人員提出:細菌感染導致的口服食物抗原耐受性破壞是食物誘導的VHS的基礎。
近日,《Nature》雜誌線上發表了比利時魯汶大學Guy E. Boeckxstaens課題組名為“local immune response to food antigens drives meal-induced abdominal pain”的研究,提出腸道對食物抗原產生的區域性免疫反應導致了進餐後腹痛。
在小鼠中,腸道細菌感染後對食物抗原的口服耐受性可能會下降,這會導致食物誘發的疼痛,類似於人的腸易激綜合症。研究人員令小鼠感染枸櫞酸桿菌C. rodentium後使用卵清蛋白(OVA)灌胃刺激小鼠腸道,發現小鼠僅出現區域性免疫反應,而未見全身免疫反應的表現。進一步研究表明:胃腸道細菌感染可以打破口服對食物抗原的耐受性,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並在再次接觸抗原時產生異常疼痛訊號。
感染後IBS的潛在機制可能與“低級別”炎症和肥大細胞啟用增加有關。研究人員發現, B細胞和漿細胞區域性產生的OVA特異性抗體使肥大細胞敏感,並隨後介導再次暴露於OVA時肥大細胞的啟用,促進了VHS的發生。肥大細胞介導的內臟疼痛訊號的增加是由組胺1型受體(H1R)介導的,並且與香草酸瞬時受體亞型1(TRPV1)的敏化有關,H1R是組胺參與調節機體多種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的渠道,而TRPV1是在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中廣泛分佈的通道蛋白。
研究人員向12位IBS患者和8位健康志願者的結腸粘膜中注入大豆、小麥、麩質和牛奶溶液。雖然參與者均不對這些膳食抗原過敏,但是IBS組的所有參與者均對至少一個食物抗原出現了粘膜反應,而只有兩位健康志願者出現單一陽性反應。進一步分析表明,食物抗原在IBS患者中引起肥大細胞啟用,並可能是透過IgE介導的。不過,與食物過敏的根本區別是這些參與者僅在結腸組織中檢測到OVA特異性IgE抗體,也就是說受試者僅出現了局部而非全身免疫應答。
總而言之,此研究表明IBS是由肥大細胞啟用介導的飲食誘發的疾病。這一概念對於IBS和相關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阻斷肥大細胞介質可能有效,而IgE介導的肥大細胞啟用也可能是IBS患者的預後生物標誌物以及治療靶標,從而為腸易激綜合徵和相關的腹痛疾病的治療創造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