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陰兩虛又稱氣陰兩傷。常見於熱性病過程中,熱在氣分,汗出不徹,久而傷及氣陰;或熱盛耗傷津液,氣隨液脫;或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也可見於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症見口渴、氣短等。
溼熱鬱滯是指由於氣機不調,臟腑功能失調而致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胸脅脹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異物感等症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症,稱為鬱病。鬱病又稱鬱滯,以“百病皆生於氣”為主導思想,依據現代醫學的認識,認為鬱滯的實質是氧攝取、氧利用障礙,是疾病發生的基礎,可以導致肝病、胃病、脾胃不和等多種疾病。
清暑益氣膏【適應人群】用於氣陰兩虛,溼熱鬱滯,頭暈耳鳴,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自汗動則尤甚,胸悶嘔惡,肢體困重,易感外邪,舌苔黃白膩,脈虛大者。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飯後各服一湯匙,均用溫開水沖服,服方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一料膏方,一般要服6周-10周,一般從霜降開始,服至立春前結束。
【特色優勢】
1、因人處方,是量身定做的方案;
2、整體調理,防治結合,有病治病,無病預防;
3、辨證精細,選料道地,對症下藥,針對性強;
4、扶正補虛,寓攻於補,攻補兼施;
5、簡便適宜,服用方便,口味怡人;
6、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綜合調理。
服用此膏方需注意1.脾胃功能需運轉正常。膏方是一個集調理和治療於一體的治療措施,吃膏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吸收能力,因此脾胃功能一定要比較穩定;
2.有急性病要停用膏方。膏方主要是滋補,若有急性病的話,需先處理急性的問題,發燒不宜服用。
3.出現納食減少,不思納食,腹部脹滿;患者可暫停服用,找膏方醫生複診調理脾胃後,再少量服用,慢慢增加。
4.脾胃虛寒者禁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歲以下兒童和嬰幼兒不宜使用。
5.服用膏方時要忌口。忌食蘿蔔等肥膩、腥辣、煎炸、寒涼東西不能吃。
最後提醒各位朋友,使用膏方必須遵循醫囑,在醫生了解您的病史、對體質狀態進行判斷後,用綜合的辦法才能開出適合您的冬季進補膏方。
太子參石斛淮山瘦肉湯【食材】太子參40克、石斛25克、紅棗4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食鹽適量。
【做法】紅棗去核,豬瘦肉洗淨,整塊不刀切。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
【功效】補脾益胃、氣陰兩滋。氣陰兩虛者尤其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