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眾多中醫專家認為腫瘤患者放療,化療後出現的口咽乾燥,辯證屬熱毒內盛,津液受損、氣血不和、脾胃失調,脾胃失調,肝腎虧損等。放療、化療後餘熱不清,氣液兩傷。治療:清虛熱、益氣生津。本病可歸屬《傷寒論丶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397條:“傷寒解後,虛嬴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1、清熱解毒:印花、連翹、山豆根、黃連、天花粉、蒲公英、板藍根等。

2、益氣補陰:生地、玄蔘、麥冬、石斛、天花粉、蘆根、天冬等。

3、涼補氣血:生黃芪、沙蔘、西洋參、生地、丹麥、雞血藤等。

4、健脾和胃:黨蔘、白朮、茯苓、陳皮、半夏、木香、砂仁、甘草等。

5、滋補肝腎:枸杞子、女貞子、何首烏、山萸肉、菟絲子、補骨脂等。

患者病歷:牙齦癌放療後口腔潰瘍

蔡某某,女55歲,工人,生於北京市

主訴:口腔潰瘍、口乾口苦伴畏寒1年餘

病史:患者於2012年4月因左下牙齦腫脹2月伴疼痛,於北京口腔醫院就診,2012年5月7日於北京口腔醫院行手術治療,術後病理顯示:左下牙齦鱗狀細胞癌,T1N2M0,IVA期,後於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療3次,化療2次。第一次見到患者的時候口腔潰瘍反覆不愈,口乾口苦,鼻幹,眵多,自覺裡熱蒸騰,畏寒,頸項發僵,後背發涼,乏力,納少,體重較治療前下降了7斤左右,二便調,眠可。舌淡苔白,脈弦。此為脾腎虛寒,寒中蘊熱所致,法當溫陽散寒,兼清鬱熱。

西醫診斷:牙齦癌放療後.

中醫診斷:脾腎虛寒,寒中蘊熱。

中醫治則:溫陽散寒,兼清鬱熱。

處方:方擬烏梅丸加減以治之。黃連、烏梅、細辛、桂枝、附子、黃柏、黨蔘、川椒、當歸、葛根、天麻、鉤藤、蘇梗、乾薑。忌辛辣、油膩、生冷。

注:(不同病人、不同病症、藥方不同、不可盲目照方開藥!)

二診:上述症狀未明顯緩解,上方繼續服用7劑,不適隨診。

三診:自覺午後發熱,餘症狀明顯減輕。舌淡苔白,脈弦,效不更方,上方繼服用14劑。

四診:上述症狀均有明顯好轉,且進來氣色好轉,面色紅潤,乏力明顯好轉,偶汗出。上方加銀柴胡,繼續服用14劑。一般狀況良好,中醫治療後體重增加10斤左右,現出國去看孫子,享天倫之樂。

按:本案患者身材矮小瘦弱,先天稟賦不耐,感受邪毒,久病損傷正氣,致脾腎陽虛,寒從中生。精氣虧損,經脈失暢,執行不周,故見頸部發僵,後背發涼;久病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執行失常,產生氣滯、血瘀、痰凝、溼濁、熱毒等病理變化,蘊結於臟腑組織,相互搏結,日久而化為鬱熱,故自覺裡熱蒸騰,口乾口苦,口腔潰瘍反覆不愈,鼻幹,眵多。陽氣復、鬱熱清則病癒。故本案擬烏梅丸加減以溫陽散寒,兼清鬱熱。烏梅丸方出自於《傷寒論》,用於治療上熱下寒證之蛔蟲內擾。原方重用烏梅,並用醋漬增益其酸性,為安蛔止痛之主藥;附子、乾薑、細辛、蜀椒、桂枝,取其辛以伏蛔,溫以散寒;黃連、黃柏取其苦以驅蛔,寒以清熱;人蔘、當歸補氣養血;米飯、蜂蜜和胃緩急,酸苦甘辛並投,寒溫攻補兼用,清上溫下,安蛔止痛。烏梅丸原方為丸劑,現多用湯劑,使用方便,加減靈活。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熬夜後的6大症狀,郝萬山老師支招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