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蛋白質該怎麼吃?”在腎科醫生解答的各類患者疑問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比較熱門的一個。飲食一直是我們國人的頭等大事,對於腎友來說也是如此,而蛋白質又屬於腎病飲食的重點,也難怪會有這麼多腎友關注。
那麼腎友的蛋白到底該怎麼吃呢?根據不同的腎病情況,飲食要點也存在差異,今天就給大家來一次比較全面的彙總,說說各類腎友分別該如何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
糖尿病腎病
根據《201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蛋白攝入量控制在0.8g/kg,開始透析者可適當增加攝入量。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應遵醫囑實施低蛋白飲食,推薦每日攝入0.6g/kg蛋白。
多囊腎
多囊腎早期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可控制在0.7~1g/kg左右,進入慢性腎病3期的腎友每日可攝入0.6g/kg蛋白。
急性腎小球腎炎
初期尿少、氮質瀦留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推薦蛋白質攝入量0.5g/(kg.d),成人每天約20~30g。病情好轉後蛋白質可增至每天1g/(kg.d)。
腎病綜合徵
由於腎病綜合徵患者常有大量蛋白尿排出,機體處於低蛋白狀態,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攝入。推薦腎病綜合徵患者採用0.8~1.0g/kg體重的蛋白飲食。
慢性腎衰(未透析)
為了減少含氮代謝產物的產生,延緩病情的進展,慢性腎衰患者應注意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據估算,慢性腎衰患者根據各自病情每日攝入蛋白的量應控制在0.4~0.8g/kg·d左右。
血透
血透患者因為在透析過程中會丟失一定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同時蛋白分解作用加速,造成負氮平衡,所以需要比普通腎病患者攝入更多的蛋白質。每週血透2次者,蛋白攝入量應為1.0~1.2g/(kg·d),每週3次者,蛋白攝入量應為1.2~1.5g/(kg·d)。
腹透
同理,腹透患者也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一般建議將蛋白攝入量控制在1.2~1.4g/(kg·d)。
腎移植術後
腎移植患者應用的免疫抑制劑會加速蛋白質的分解,並抑制其合成,從而增加機體蛋白質的消耗,所以也應增加蛋白的攝入量,一般推薦攝入1~1.2g/(kg·d)
此外,IgA腎病、狼瘡性腎炎、高血壓腎病、膜性腎病等也都需要注意適量的蛋白質供給,即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將攝入蛋白的量限定在不加重腎功能損害為度。
最後,選擇蛋白時一定要選含必需氨基酸多的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奶、瘦肉和魚等,優質蛋白需佔總蛋白的50%以上,少吃含植物蛋白較多的食物,大豆及其製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