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性30歲以後,體內自身的雌激素水平會慢慢下降,一些衰老的症狀會慢慢出現。
從中醫角度來說,女性衰老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受寒、血虛和腎虧。所以,女人要想抗衰老,首先就是補血養腎,這樣,即使到了更年期,女人也能風采依舊。
女人血虛造成衰老
不少女性都出現過面色慘白或萎黃的情況,尤其在經期後更為明顯,這大多是由血虛引起的。血虛也是造成女性衰老的原因之一,通常表現為舌苔比較薄、白,經血顏色會比較淡、稀,而且在平常會感到疲倦、頭暈。
體寒是秋冬季的大忌
俗話說:“十病九寒”。在中醫臨床中,寒是導致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天冷時有許多女性為了追求美而穿得過少。
不注重腰腹部和足部的保暖,導致寒氣侵入體內,加重腎的負荷,進而加快衰老的步伐。因此女性要特別注意身體的保暖工作,不能因為美麗而傷害健康。
腎虧或因太過疲勞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也是女人美麗與健康的發源地。不少女性都會受困於“黃而晦暗的臉色、早起後浮腫的眼睛以及日漸脫落的秀髮”等一系列衰老的問題,這通常是由腎氣不足引起的。
補腎氣能幫助黑色素代謝,讓膚質更顯粉嫩。此外,腎氣不足大多是因為太過疲累引起的,如果你突然覺得疲憊勞累、胃口不好,就應該檢查一下是否腎虛。
養心是關鍵
除了以上三點,對於女性來說,養心也非常關鍵。由於在生活及工作中的壓力過大,不少女性會經常心情不好,甚至每天都會擺出“苦瓜臉”。殊不知,心情不好會讓自己衰老得更快,會使面板細胞缺乏營養、臉上乾枯無華,甚至出現皺紋。
情緒穩定對於內分泌平衡十分重要,只有想開了、放平和,女人才能“由內而外地美麗”。因此當壓力過大、心情不好時,一定要學會釋放情緒,一場旅行、一次談心都可以放鬆心情。
睡前搓腳梳頭可養氣血
頭和腳一直是保健的重要部位,對女性來說更是如此。睡前搓腳梳頭可養氣生血,長期堅持,對女性養生大有裨益。每天睡前搓腳,可起到促進氣血執行、舒筋活絡、平衡陰陽狀態的作用。
先用40度溫水泡腳20分鐘,然後左手握住左腳背前部,用右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達到腳心發熱;再用右手握右腳,用左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適為宜。
在搓腳同時要活動腳趾,大拇指是肝、脾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拇指可舒肝健胃、增進食慾。搓腳後由於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體溫稍有升高,別用冷水洗腳。
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美麗的容顏,女人要學會愛惜自己,多吃些補血養腎的食物,以及多運動,這樣才能延緩衰老的症狀。
補血效果好的食物
1、玫瑰酒——能活血
2、龍眼肉——含鐵質
3、桑葚幹——天然鐵
4、黑棗與蜜棗幹——補鐵養血
5、紫葡萄乾——補血
6、南瓜——補血
7、蘿蔔乾——鐵質高
8、胡蘿蔔——補血
女人補血的4個最佳時間
1、月經來臨過程
2、月經結束後七到十天
3、排卵期身體熱
4、排卵後至月經
艾灸十大補血養生穴
一、天樞穴
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之穴;此穴位輸出的強盛之氣具有補充強化人體後天之氣的作用。常對天樞穴施灸,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迴圈,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洩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
二、關元穴
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此穴是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古有“針必取三裡,灸必加關元。”之說。
艾灸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強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對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疾病效果顯著。
三、血海穴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此穴是人體脾血的歸聚之處,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屬女子生血之海。在血海穴施灸,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均有效,配合關元穴、三陰交穴效果更佳。
痛經伴有嘔吐,艾灸此穴同時配合足三裡穴可立刻緩解症狀。血海擅調婦科血病,是治療婦科血證及同血分有關的面板病的要穴。它能調血、理血、引血。
四、三陰交穴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之穴;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常對三陰交穴施灸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同時可起到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的作用。
五、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屬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胃臟精氣功能的聚焦點。足三裡穴可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亦能祛病延年,也稱長壽穴。
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艾灸足三裡,可起到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的作用。
六、隱白穴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太陰根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隱白穴有統血、止血的作用。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經,促進氣血源源不斷的生化,是女性補血的大穴。
七、髀關穴
髀關穴屬足陽明胃經之穴,髀關穴是胃經中脾土微粒沉降之處,是小腹之陰與股前之陽交匯之處,是調節下肢胃經之總穴。
艾灸此穴,健脾除溼,固化脾土。理氣和胃,治療胃痛。對風溼、關節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減肥有良效。
八、下關穴
下關穴屬足陽明胃經之穴;艾灸此穴對腎虛缺血或胃火導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時改善腎血虛狀況;促進陰陽平衡,祛除胃火。
九、期門穴
期門穴屬足厥陰肝經。呵護肝臟,避免肝血虛。艾灸此穴,對肝血不足有良效。
十、章門穴
章門穴足厥陰肝經。艾灸章門及期門、足三裡、內關,可協調五臟、調節肝臟和胃部的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