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有一首歌叫《從前慢》,說出了我們對過去時光的留戀。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不斷地加快,人們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時間和過去相比好像也加快的速度,人們每天都是來去匆匆,總有幹不完的活,有的人以至於每天還要加班加點,大都市已經成了不夜城,人們應酬的事情越來越多。

在這種生活壓力下,很多的人晚上熬夜也成常態,時間長了難免身體上會吃不消,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近幾年頻繁出現年輕人“猝死”的現象,實在是令人痛心。按照醫學理論講,顛倒黑白的生活習慣,是最傷害身體的。中醫講人要注意養生,時辰和養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晚上就是人修生養息的時刻,也是補充能量的時候,如果打亂人的生物鐘,給人身體造成的傷害,是很難彌補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要等身體快搞垮了才想起養生,平時就應該引起重視,一個人再有能力,沒有一個好身體,又有什麼意義呢?

民間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古人對養生的經驗總結。我們知道一天為12個時辰,這裡說的“更”是指晚上時辰:“一更”是指晚上7點至9點,以後每兩個小時算一更,那“三更”就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五更”指凌晨3點至5點。古人認為這“五更”太重要了,因為分別對應著人身體的器官,不好好休息,就會損害身體健康,尤其是在三個“更”時,更不能做這3種事。

(一)“不戀一更食”

古人是遵守作息時間的典範,他們對一日三餐都特別講究,並嚴格遵守,佛教中還有“過午不食”之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就是古人傳下來的健康法寶。其實人們也認可這個說法,比如晚上是睡覺時間,吃完飯不能馬上睡覺,總得要活動一下,消化一下食物。如果晚飯吃得太飽,也不運動,睡覺時胃的負擔就重,時間長了就容易得胃病,所以晚飯不能吃太晚,也不能貪食。

過去的每戶人家都是在下午五點左右就吃飯了,可現在有的人在7點還沒吃飯呢。大魚大肉都留在晚上吃,飲食不規律,肥胖的人越來越多,多數人都違背飲食習慣,管不住自己的嘴,貪戀一更食,才會導致一些疾病的年輕化,所以人們要克服不良習慣,更不能晚上胡吃海喝,損害自己的身體。

(二)“不貪三更色”

三更天是夜裡11點到凌晨1點鐘,在中醫上講,是肝經最活躍的時候,肝臟是身體排毒的器官,“三更天”是深度睡眠時辰,養肝經,增加肝臟的排毒功效,這樣身體才會健康。

可是有的人,在“三更”時辰過男女生活,這是古人的大忌,肝臟得不到養血,血不足就影響排毒,對身體最不利。現代人本來就晚睡,對養生之道不重視,很多人在晚上行“三更色”,要寶寶的夫妻更不能挑選此時懷孕,大人氣血不足,以後孩子也受影響。所以年輕人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三)“不動五更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古代才子刻苦讀書,經常是到五更天亮。“五更”也是身體器官心臟活躍的時間,過去人們在五更雞叫時起床開始下地勞動。

中醫講“五更”是人最脆弱的時間段,要是在這個時間生氣,就會傷害自己的心臟。早起就生氣,也會影響胃口。有的人早晨生氣,就不吃飯幹活了,結果影響到心臟不好,心臟慢慢出現問題,連帶著會影響其他器官。醫生講凌晨是心臟病危險的時辰,所以起床時不要動作太快,心平氣和開始新的一天。

生氣首先是“傷心”,然後是“氣大傷身”。“五更”後起床,要先活動一下筋骨,心情保持輕鬆愉快,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美好的一天是從好心情開始的。心情好,吃飯香,工作才有幹勁。

老祖宗總結出的關於時辰和養生的總結,體現了古人聰明的智慧,這句“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蘊含著生活的哲理,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無害的。這些養生道理不僅適用於過去,在現代生活中依然值得借鑑。古今人們都把身體健康放到第一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想要成就大業的人,記住老祖宗說的“一更、三更、五更”不做上面這3件事,古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心臟病早期的5個症狀,一旦出現,建議去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