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心腦血管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疾病,除了先天性的心臟病之外,後天的多由其它的疾病誘發形成,比如說高血壓疾病。目前在常見的心臟病型別中,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是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因此,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的常見症狀。
當血壓過高,並且損害到我們的心臟,就會誘發心臟病的情況。所以我們通常把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稱為高血壓心臟病,這是高血壓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對高血壓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脅。
高血壓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以下5種症狀時,就需要警惕心臟病的發生,及時就醫。
1、心悸頭痛
當高血壓的患者出現心悸頭痛的時候,除了要檢查一下血壓值是否升高之外,還需要看一下有無心臟方面的異常,包括左室是否出現擴大,肥厚等。因為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在早期的時候也會有心悸頭痛的情況,需要注意區分。
2、心慌氣短
當我們的血壓值一直偏高時,我們的心臟負荷過重,心功能會慢慢的出現減退的情況,患者就會開始出現心慌氣短的症狀,時而會感覺到胸悶。這種情況在活動的時候情況更加嚴重,這時候需要提高警惕。
3、心律失常
高血壓心臟病在進展期的時候,也會導致心律失常的情況發生。心律失常主要是表現為心動過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纖顫等情況,這與我們的心肌出現缺血缺氧有關。這時候需要在降壓藥的基礎上加一些緩解心律失常的藥物進行緩解。
4、勞力性呼吸困難
當我們血壓對心肌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傷時,會影響心臟的供血功能。患者在勞累,飽食或說話過多的時候感到呼吸困難,氣喘吁吁。有的患者在靜臥的時候,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甚至在睡覺的時候被憋醒,這是建議大家注意檢查一下心臟問題。
5、下肢水腫
到高血壓導致心臟功能進一步衰退,繼而誘發心衰,我們的下肢容易出現水腫的症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是出現全身水腫,繼而出現尿量減少的情況。這時候除了需要限制鈉鹽攝入,我們還需要選擇適合的利尿藥來改善症狀。
對於有高血壓的患者,建議每天都需要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在血壓值控制的比較好的時候,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降低藥量。血壓偏高的情況下就需要增加劑量。大家切勿擅自停藥,容易造成血壓反彈,對心臟更加不利,所以一定要每天堅持服用降壓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