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諮詢者糾結於檢測結果當中出現的數值。

比如,為什麼我陰性,檢測的數值卻不是0?

比如,第二次檢測的數值相較第一次有點高,是不是說明病情有進展?

比如,為什麼數值大於1,醫生還說我是陰性?

耐心看完這篇文章,所有的問題便一清二楚了。

數值是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數值是什麼意思。

第一個,OD值。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OD值是指吸光度。一個樣本,經過一系列實驗步驟,陽性樣本會發生反應,陰性樣本不發生反應。兩者的吸光度是不一樣的,透過測定兩者的吸光度來判定樣本到底是陰性和陽性。

第二個,COI值,又叫臨界值(cut off index)。陰性和陽性的OD值不一樣,那從陰性到陽性,中間肯定是有一個值,過了就是陽,沒過就是陰,這個值就是臨界值。

第三個,S/CO值,這是個比值。S是指樣本的OD值,CO是臨界值,兩者相比,如果大於1,那就說明樣本OD值比臨界值大,樣本就是陽性;反之,則是陰性。

一般來說,結果都是看比值。用比值的好處在於,一方面簡單,你不用看具體數值,只要看大於小於1就能判斷陰陽;另一方面科學,比值除了說明陽性外,還能說明陽性的強度大小。

陰性,為什麼檢測的數值不是0?

這個問題本身就問錯了。應該說,任何檢測樣本數值都不會是0。

因為只要是樣本,哪怕是白水,都會有吸光度,OD值和S/CO值都不會是0。

我們要關注的,不是有沒有數值,而是數值的大小。

(有些報告裡顯示數值為0,那是因為保留幾位小數舍掉了數值而已。)

第二次檢測數值比第一次高,代表病情有進展?

當然不是。套一句哲學界的金句: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同理,即便是完全相同的樣本,做兩次檢測,其結果都會不一樣。因為時間變了,溫度變了,做實驗的人變了,整個實驗和上次是完全不同的“兩條河流”,檢測結果高一點,低一點都屬正常。

那有人會問,既然每次都不一樣,結果豈不是不可信?

可信,只要這些變動在正常範圍內。如何判定變動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呢?這就涉及到質量控制,是另一個話題了,不再贅述。

為什麼數值大於1,醫生還說是陰性?

有兩種情況。

第一,這個數值是OD值。前面說了,OD值是吸光度,這個數值大於1,甚至幾十,幾百都很正常。單獨的OD值並沒有意義,需要比較才有意義。

第二,雖然S/CO值大於1呈陽性,但進一步上確證實驗是陰性。要知道,化學發光或者酶聯免疫,都是初篩實驗,這裡面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陽性。最終的結果是要上確證實驗才能判定的。

所以,即便比值大於1,也有可能是陰性。

最後,用幾張醫院上送的樣本送檢單,實際案例講解一下。

針對以上三個單子,我講幾點。

1、這三個都是初篩呈陽性的樣本,它們的數值有大有小。比如第二張,那一排數值都很低。這是因為它用的是酶聯免疫,不同於其他兩張化學發光。

2、陽性強度看比值S/CO。可以看到圖中紅色標出,前兩張的比值都很大,最後一個比較小。

3、最終的結果:前兩個確診陽性,最後一個陰性。

以上。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男子膽結石手術後竟排出“活蟲”,令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