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韶關的丘先生前一陣總是右上腹部疼痛,還經常伴有嘔吐,小便也異常的黃,症狀持續了一個多月也不見減輕。
之後他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做檢查,醫生髮現他不但患有膽囊結石、膽囊炎、肝膽總管結石、膽管炎,甚至肝功能也受到了損傷,同時,黃疸也日趨嚴重。
為了儘快遏制病情,醫生決定立即安排手術。
很快,醫生透過手術取出了堵塞在丘先生膽總管內的結石,並設定了“T管引流”,來引流膽汁和解壓,同時引出殘餘物,以便進一步觀察和診斷病情。整個手術過程完成的比較順利,但讓醫生意外的是,手術後,丘先生的黃疸症狀消退緩慢。
醫生進一步瞭解到,丘先生一向喜歡吃淡水魚生,這正是很多“肝吸蟲病”患者的共同飲食習慣。肝吸蟲病初期常無明顯症狀,但由於肝吸蟲在體內寄生,長年累月造成了肝、膽內的結石產生,還會引起黃疸,透過CT、B超檢查很難和普通結石相互鑑別。
果不其然,兩天後,醫生在丘先生的T管排出液中發現了一隻肝吸蟲,而且還是活的!
病理研究表明,受華支睪吸蟲(肝吸蟲)感染的膽管呈腺瘤樣病變。膽汁中可溶的葡萄糖醛酸膽紅素在細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下變成難溶的膽紅素鈣。這些物質可與死亡的蟲體碎片、蟲卵、膽管上皮脫落細胞等形成膽管結石。因此華支睪吸蟲(肝吸蟲)常併發膽道感染和膽石症,膽石的核心往往可找到肝吸蟲卵。
肝臟裡有一條“活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丘先生算是切身感受到了。
確認了病因,醫生立即對丘先生實施了驅蟲治療。很快,丘先生的黃疸症狀明顯減輕,身體逐漸恢復正常,順利出院。
肝吸蟲幼蟲常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人們常吃的草魚、鯉魚均可攜帶。而幼蟲一旦被人吃下,極易在腸道孵化並爬進膽管安家。寄生蟲感染隱蔽性較強,依據感染寄生蟲的種類和部位以及人體免疫狀況,臨床症狀和體徵也各異,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如若感染肝吸蟲,出現以下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1.感染較重的患者可出現發熱、乏力、黃疸、肝區疼痛,肝臟腫大且有壓痛;
2.慢性反覆多次的感染, 可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瀉、乏力、營養不良、黃疸、肝臟腫大等症狀;
3.嚴重感染者,最後可發展為膽汁性肝硬化,當成蟲遷移至總膽管時,可引起膽絞痛和梗阻性黃疸,甚至是惡性腫瘤。
防止病從口入,是預防感染食源性寄生蟲病的關鍵。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不要吃半生或未煮透的肉類以及魚蝦蟹;有生食習慣的人群,生熟菜刀和菜板也要注意分開,注意餐具清潔消毒,同時至少一年兩次進行腸道寄生蟲預防檢查。